梦游仙

梦游飞上天家楼,珠箔当风挂玉钩。

鹦鹉隔帘呼再拜,水仙移镜懒梳头。

丹霞不是人间晓,碧树仍逢岫外秋。

将谓便长于此地,鸡声入耳所堪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梦中我飞翔到天宫楼阁,珠帘随风轻轻摇曳,挂着玉制的钩子。
隔着帘子,鹦鹉模仿人的声音连连致意,水仙花映在镜子中,懒于梳理秀发。
红霞并非人间清晨所有,绿树依然在山峦之外迎接秋天。
我几乎以为自己会长久住在这里,但听到鸡鸣声,只觉满心忧愁。

注释

梦游:梦境中的游历。
珠箔:用珠子装饰的帘子。
玉钩:贵重的玉制帘钩。
鹦鹉:能模仿人声的鸟。
水仙:象征美丽或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
丹霞:鲜艳的红霞。
碧树:翠绿的树木。
岫:山峰。
鸡声:早晨的报时声。
愁:忧愁或哀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项斯的《梦游仙》,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梦中漫游到了仙界,描绘了一幅天上楼阁的奇妙景象。开篇“梦游飞上天家楼”,立刻将读者带入一个超现实的境地,让人感觉到一种脱离尘世的轻盈和自由。

“珠箔当风挂玉钩”则是对仙界建筑装饰的细致描绘,珠光宝气与轻柔飘逸的风相互辉映,展现了诗人对仙境之美的想象。接着,“鹦鹉隔帘呼再拜”,通过鸟类的动作传达了一种敬畏和神秘感,让人感觉到仙界中的一种庄重礼仪。

“水仙移镜懒梳头”则是对仙女日常生活的一个刻画,水仙移镜不急于梳理头发,这一幕生动地展现了仙境中的悠闲与自在。紧接着,“丹霞不是人间晓”,诗人借助自然景观强调仙界与人间的不同,丹霞(红色的云彩或光芒)成为仙境特有的景象。

“碧树仍逢岫外秋”继续描绘仙境中的自然美,“碧树”给人的感觉是清新而深远,而“岫外秋”则让人联想到一个超脱尘世的时间概念。最后两句“将谓便长于此地,鸡声入耳所堪愁”,诗人似乎在梦中体验到了仙境的永恒与宁静,但随着鸡鸣声的入耳,这种宁静被打破,梦也随之醒转,让人产生了一丝离别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对仙界景物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美好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典型的唐代山水田园诗风格作品。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欲别

花时人欲别,每日醉樱桃。

买酒金钱尽,弹筝玉指劳。

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

锦缎裁衣赠,麒麟落剪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黄州暮愁

凌澌冲泪眼,重叠自西来。

即夜寒应合,非春暖不开。

岂无登陆计,宜弃济川材。

愿寄浮天外,高风万里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彭蠡湖春望

湖亭东极望,远棹不须回。

遍草新潮落,连天众雁来。

芦洲残照尽,云障积烟开。

更想鸱夷子,扁舟安在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游头陀寺上方

高步陟崔嵬,吟闲路惜回。

寺知何代有,僧见梵天来。

暮霭连沙积,馀霞遍槛开。

更期招静者,长啸上南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