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乌江东隆山邓氏亭

逋客今何许,空馀接隐亭。

舟随潮水上,门背夕阳扃。

兔策尘生蠹,渔蓑雨化萤。

题诗岩下石,聊代草堂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如今的流浪者身在何处,只剩下接隐亭空寂依旧。
小船随着潮水漂浮,门户背对着落日紧闭。
兔毫笔沾满尘土,蛀虫侵蚀着渔夫的蓑衣,雨后仿佛化作萤火。
我在岩石下的石头上题诗,权且代替草堂的灵气。

注释

逋客:流浪者。
接隐亭:一个亭子,可能与隐士有关。
舟:小船。
潮水:海潮或江潮。
门:门户。
夕阳:落日。
兔策:兔毫笔。
蠹:蛀虫。
渔蓑:渔夫的蓑衣。
岩下:岩石下面。
聊代:姑且代替。
草堂灵:草堂的灵气,可能指诗人故居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所作的《题乌江东隆山邓氏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画面。"逋客今何许"开篇,暗示了曾经的隐逸之士已不知去向,只剩下邓氏亭静静地矗立。"空馀接隐亭"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舟随潮水上,门背夕阳扃"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展现出江边亭子的孤独与静谧,小舟随着潮水起伏,而夕阳西下,门扉紧闭,更显其孤寂。"兔策尘生蠹,渔蓑雨化萤"则借典故和自然景象,寓言岁月流逝,时光如梭,渔夫的蓑衣在雨中都可能化为萤火虫,暗示世事变迁。

最后,诗人将情感寄托于"题诗岩下石",希望通过刻石题诗,表达对过往隐逸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眼前景致的赞美,仿佛借此与草堂的灵魂进行交流,"聊代草堂灵"表达了他对草堂文化的敬仰和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体现了贺铸诗歌的婉约与怀旧风格。

收录诗词(875)

贺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 字:方回
  • 号:庆湖遗老
  •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 生卒年:1052~1125

相关古诗词

题永城县园水亭

诘曲池塘碧玉流,禊亭孤占小汀洲。

长纫座上芳兰佩,不系檐前画鹢舟。

好泛羽觞脩旧事,为书茧纸记清游。

季真待得东还日,初见红蕖十亩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甘露寺净名斋兼寄米元章

日出天垠露,江横地轴分。

驰年悲落木,羁思托孤云。

重扫净名室,长招漫仕君。

悠悠德璋辈,未办勒移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题任氏传德集

钓鱼公子学屠龙,潦倒西班八品中。

鼠目獐头登要地,鸡鸣狗盗策奇功。

仪刑拔士无光禄,经术传家有圣童。

慨想斯人安可作,九原松槚几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张氏白云庄

江左陶徵士,高风昔所闻。

应惭五株柳,难比一溪云。

我有乘桴约,君方植杖耘。

悠悠竟何得,晚岁盍同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