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其四十六)

金乌当午,文彩全彰。玉兔沈辉,影像俱寂。

通同实际,一体无诸。不落今时,识情罔测。

混融凡圣,佛眼难窥。

髑髅常干世界,鼻孔摩触家风。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宁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日月交替、光影变化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寓含了深刻的禅意。"金乌当午"象征太阳高照,"文彩全彰"形容其光芒四射;"玉兔沈辉"则比喻月亮升起,"影像俱寂"暗示夜晚的宁静。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万物皆空、不拘于世俗时间的观念。

"通同实际,一体无诸"强调万物本源相通,没有分别;"不落今时,识情罔测"进一步揭示了超越时空的认知境界。"混融凡圣,佛眼难窥"暗示了佛法的广大无边,即使是修行者也难以完全领悟。最后两句"髑髅常干世界,鼻孔摩触家风"则以骷髅和鼻孔的形象,寓言修行者应超脱尘世,融入自然与佛法之中。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禅宗偈颂,通过日常景象传达出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53)

释道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五)

秋风秋雨颇相宜,万水千山木叶飞。

堪笑灵云回首处,何须花发始忘机。

秋风萧索,秋山叶落。秋雨霖漓,秋天寥廓。

祖师心印全彰,灵云鼻孔穿却。

分明一道恩光,旷劫无形寂寞。

五湖衲子急归来,休向途中乱穿凿。

莫穿凿,体用从来非自他,作者不求无病药。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四)

纵横问答有来由,缘木求鱼卒未休。

若妙旨寻知见会,还同拨火觅浮沤。

诸佛子,著眼看。严霜晓露,彻骨清寒。

匝地普天,通同实际。

休问得皮得髓,徒誇见浅见深。

从来一道恩冤,何以自家退屈。

山僧对此,忍俊不禁。

閒引少林无孔笛,为君吹起小阳春。

满眼觑不见,满耳听不闻。

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三)

衲僧蹊径,千眼莫窥。鸟道无私,经行岂碍。

要关在手,通变刹那。一味醍醐,莫嫌淡薄。

有时毗卢藏内,优钵华开。嗅之不闻,是何境界。

灵山彷佛,少室依稀。抖擞提撕,人天兼济。

形式: 偈颂

偈六十九首(其四十二)

著眼看,休比拟。

几回抛向众人前,八臂那吒提不起。

形式: 偈颂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