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缓声歌

羲和纤阿去嵯峨。睹物知命。使余转欲悲歌。

忧戚人心胸。处山勿居峰。在行勿为公。

居峰大阻锐。为公遇谗蔽。雅琴自疏越。

雅韵能扬扬。滑滑相混同。终始福禄丰。

形式: 古风

翻译

太阳神车与月亮女神离去了巍峨的高山,看到万物更迭明白了生命的真谛,这让我转而想吟唱悲壮的歌曲。
忧虑哀伤填满人心胸膛,处于山中不要住在峰顶,在人群中不要出头做领导。
住在峰顶会遇到险峻阻碍,成为公众人物会遭受谗言遮蔽,高雅的琴声自然飘逸远离尘嚣。
优雅的旋律能够激扬悠扬,圆润和谐相互融合,如此一生终将福禄双全。

注释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驾车者。
纤阿:月亮女神。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睹物知命:观察事物变化,领悟生命规律。
忧戚:忧愁悲伤。
人心胸:指人的情感或内心世界。
处山:居住在山中。
勿居峰:不要住在山顶,比喻不要追求最高位置。
居峰:住在山顶,比喻高位。
为公:担任公职,做公众人物。
大阻锐:大的阻碍和危险。
谗蔽:被谗言所蒙蔽。
雅琴:高雅的琴,这里指代高洁的艺术或品德。
疏越:声音清晰而悠远。
雅韵:优雅的音韵。
扬扬:声音高扬、激昂。
滑滑:和谐流畅。
终始福禄丰:从始至终享受丰富的福禄。

鉴赏

这首诗名为《前缓声歌》,出自南北朝时期,作者是谢惠连。诗中的语言古朴,但蕴含深意。

开篇“羲和纤阿去嵯峨”,“羲和”指的是古代传说中掌管四时的神祇,这里借指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迁。"纤阿"一词,通常用来形容柔弱或细长,这里的意思则是描绘出一种微妙而又复杂的情境。“去嵯峨”则是一个地貌描写,用以表达一种高远和峻险的景象。

接着“睹物知命”,这句话意味着通过观察万物来认识生命的宿命。这里的“睹物”即是观察事物,“知命”则指的是对命运有所领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一种哲学思考。

紧接着“使余转欲悲歌”,诗人因而生出悲凉之情想要高声歌唱。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面对自然界时的那种崇敬与自卑心理。

“忧戚人心胸”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忧愁和压抑,"忧戚"二字常用来形容心中的不快或烦恼,“人心胸”则是指人的内心深处。诗人通过这句话传达了对现实生活中苦闷情绪的描写。

“处山勿居峰。在行勿为公。”这里的“处山勿居峰”意味着即使身处高山也不必定要选择最高的峰顶作为栖息之地。这两句诗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情怀。

“居峰大阻锐。为公遇谗蔽。”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险峻山峰和复杂人际关系时的感受。“居峰”指的是居住在高峰之上,“大阻锐”形容山峰的险峻与难以逾越。而“为公遇谗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的误解和诬陷感到困扰。

“雅琴自疏越。雅韵能扬扬。”这里的“雅琴”指的是高雅的音乐,“自疏越”意味着这种音乐自身就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雅韵能扬扬”则是说这种高雅的情操能够流传和弘扬。

最后,“滑滑相混同。终始福禄丰。”“滑滑”形容一种流畅自然的状态,这里的“相混同”意味着各种元素或事物能够和谐共处。“终始福禄丰”则预示了一种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幸福和吉祥的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峰、音乐、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自我超越的追求。

收录诗词(39)

谢惠连(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宋文学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他10岁能作文,深得谢灵运的赏识,见其新文,常感慨“张华重生,不能易也。”本州辟主簿,不就。行止轻薄不检,原先爱幸会稽郡吏杜德灵,居父丧期间还向杜德灵赠诗,大为时论所非,因此不得仕进。仕宦失意,为谢灵运“四友”之一

  • 生卒年:407~433年

相关古诗词

秋怀诗

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

如何乘苦心,矧复值秋晏。

皎皎天月明,奕奕河宿烂。

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雁。

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

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算。

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

颇悦郑生偃,无取白衣宦。

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玩。

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

高台骤登践,清浅时陵乱。

颓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

金石终销毁,丹青暂雕焕。

各勉玄发欢,无贻白首叹。

因歌遂成赋,聊用布亲串。

形式: 古风

秋胡行(其一)

春日迟迟,桑何萋萋。红桃含夭,绿柳舒荑。

邂逅粲者,游渚戏蹊。华颜易改,良愿难谐。

形式: 乐府曲辞

秋胡行(其二)

系风捕影,诚知不得。念彼奔波,意虑回惑。

汉女倏忽,洛神飘扬。空勤交甫,徒劳陈王。

形式: 乐府曲辞

顺东西门行

哀朝菌。闵颓力。迁化常然焉肯息。及壮齿。遇世直。

酌酩华堂集亲识。舒情尽欢遣凄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