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长至

物意通人事,阳生一脉天。

梅虽搀腊破,柳已得春先。

袜颂趋时献,台云取巧传。

所须惟饱耳,延颈看丰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事物寓意与人事相通,阳气从一线天中萌发。
梅花虽在腊月间绽放,柳树已率先感知春天的气息。
袜子诗赞美时令,巧妙地传递着信息。
所需仅是饱食,伸长脖子期盼丰收之年。

注释

物意:事物的象征意义。
人事:人世间的事物和关系。
阳生:阳气开始生长。
一脉天:一线天,比喻微小而连贯的生机。
梅:梅花。
搀腊破:在腊月间盛开。
柳:柳树。
得春先:最早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袜颂:以袜子为题材的诗歌。
趋时:迎合时令。
献:献上。
台云:可能指代某种传播方式或诗人笔名。
取巧传:巧妙地传达。
所须:所需要的。
惟饱耳:只要吃饱就行。
延颈:伸长脖子。
丰年:丰收之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物象与人事相通,阳光普照万物,一切生命力都从天而来。梅花虽然被严寒摧残,但柳树已经开始萌发新芽,抢先一步迎接春天。

诗中“袜颂趋时献”一句,表现了人们对时令之美的赞颂与追求,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传达出对自然界巧夺天工的赞赏。诗人心中所期盼的,只是内心的满足与平和,不需过多外在的奢望。

“延颈看丰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来年丰收的期待,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不仅是一个个体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折射出人们对于生活、对于未来持久而深远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笔触,将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首充满了对自然界赞美之情的好诗。

收录诗词(80)

张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辛丑长至后九日其夕大风

朝家祷琼瑞,天忽赐雄风。

静听耳轰鼓,冻眠身屈弓。

把茅吹卷后,矮柱兀摇中。

拶晓怪威息,太阳升海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学吟

骚豪矢口便成诗,全异推敲鍊句迟。

一字下平摇不动,数联生就稳难移。

池塘春草英灵处,水月梅花颖悟时。

我亦学吟功未进,每将此理扣心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晚郊行有怀

行春车马渐无多,閒步郊原玩物华。

已角未腴阴径笋,似香非韵别篱花。

子规饶舌空催客,蛱蝶贪游不恋家。

常记湖边同咏赏,归鞍扶醉月笼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痴儿总向月中求,不信人间剩有秋。

万点尽垂金粟颗,一枝宜上玉搔头。

清香已压龙涎倒,堕萼宜将蚁醑浮。

吟得诗成对花举,不须招客费赓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