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同元美与诸比部早夏城南放舟(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作为世俗之人,却能享受逍遥自在的游历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诗人在天涯处,仅以短发为伴,乘着一叶扁舟游历于海内,展现了他超脱世俗的洒脱情怀。
“岂悟风尘客,还能汗漫游。”开篇即道出了诗人虽身处尘世,却能追求心灵的自由与放纵,展现出一种超越常人的精神境界。接下来,“天涯唯短发,海内此扁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以短发为证,乘舟游历于广阔天地间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内心的宁静。
“宦迹清时劣,人才画省优。”这两句则从仕途的角度出发,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他认为在清闲之时,官场的事务显得过于繁琐,而投身于艺术创作,则能发挥个人才华,获得内心的满足与愉悦。
最后,“百年浑绿醑,一日且沧洲。”诗人将人生比作百年长河中的绿酒,短暂而珍贵;同时,他也渴望能在如沧海一般的广阔天地中,度过一天的悠闲时光。这两句既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追求,表达了对自由、自然与艺术的深深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