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真歇禅师往住阿育山兼简黄檗云峰诸老

时流罕识真,特立取众忌。

不有明眼人,谁止万口沸。

古今冠盖场,毁誉固一致。

胡为空门中,生灭亦滋炽。

更怜晚学徒,遍参反谀媚。

妄将宗派分,未必尽师志。

要是鹰犬姿,乃出蛇鼠计。

堂堂真歇师,的的示大意。

所向古道场,衲子悉倾至。

往年入吴闽,宴坐走檀施。

继踵几尊宿,建立各超诣。

南方祖令行,山川久增气。

乃知群魔怖,不乐佛住世。

休歇云卧庵,谤焰息氛翳。

欻然天门开,黄纸书广利。

万态复现前,颇似厌权势。

去来初何心,缘感本自契。

悯兹象众衰,愿力救深弊。

维师法梁栋,世道贵相济。

露风吹海云,瘴岭发岩桂。

欲挽衣裓留,意已万里外。

我老卜后期,夜话炯不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作品,奉送真歇禅师往住阿育山并简黄檗云峰诸老。诗中表现了对禅宗祖师的崇敬之情和对佛法修持的深刻理解。

"时流罕识真,特立取众忌。" 表示世人难以认识到真正的道理,而是在特立的名号和众人的偏见中迷失自我。

"不有明眼人,谁止万口沸。" 强调没有智慧的人去制止无尽的流言蜚语。

"古今冠盖场,毁誉固一致。" 比喻古往今来,无论是赞美还是诋毁,都如同戏剧中的角色一样,被人们所接受。

诗中还表达了对后学者的怜悯之心,他们遍参反谀媚,而未必能完全理解师父的教诲。"要是鹰犬姿,乃出蛇鼠计。堂堂真歇师,的的示大意。" 描述真歇禅师的高尚风范和深远的教导。

随后,诗人回忆往年在吴地的修行生活,以及对各位尊宿建立超越之处的景象。南方祖令的传承得以延续,山川之气益发扬。

"乃知群魔怖,不乐佛住世。休歇云卧庵,谤焰息氛翳。欻然天门开,黄纸书广利。" 描述众生对佛陀的恐惧,以及佛陀不愿久留人间的境况。修行者在云雾缭绕的庵宇中休息,消除了外界的诽谤和烦恼,而天门开启,黄纸书写着广大的功德。

诗末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众生的深切慈悲,以及愿力救拔深陷苦海之人的心愿。"维师法梁栋,世道贵相济。露风吹海云,瘴岭发岩桂。欲挽衣裓留,意已万里外。我老卜后期,夜话炯不寐。" 强调了师父的教导如同梁木栋柱一般坚固,而世间之道贵在相互救济。诗人在露天的风中感受到海云的气息,在瘴岭和岩桂间感受到了佛法的香气,虽想挽留衣衫,但心已飞越万里之外。在年迈之际,夜话炯热而不寐,表现了诗人对禅宗祖师的深深敬意和对佛法的无限向往。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奉酬陈端中明府长韵

往在识公日,我与儿曹俱。

八龄初问字,双钩略摹朱。

知为太学生,夙仰君子儒。

契阔三十载,邂逅天一隅。

追数半鬼录,宰上空美楰。

所存复陆沉,隙中惊过驹。

长者类太丘,祖风如魏谟。

兵火已无屋,蓬蒿仍不锄。

善藏武城刀,息驾王乔凫。

功名有要路,矢石思捐躯。

常挥铁如意,欲碎玉唾壶。

书生无浪语,天骄今既诛。

下如鸱夷子,扁舟归五湖。

安用金谷园,坠楼烦绿珠。

相国起刀笔,将军拔屠沽。

但封寝丘地,莫料秦王须。

隐居九畹兰,活计千木奴。

客至径设醴,诗来或操觚。

游戏百家衣,剧谈五杂俎。

涉世虽历落,安命良支梧。

形式: 古风

建炎感事

乾坤忽震荡,土宇遂分裂。

杀气西北来,遗毒成僭窃。

议和其祸胎,割地亦覆辙。

傥从种将军,用武寨再劫。

不放匹马回,安得两宫说。

巍巍开国初,真宰创鸿业。

一统包八荒,受降临观阙。

并州稍稽命,骈头亟膏钺。

于今何势殊,天王狩明越。

诸镇本藩翰,楚破阖城血。

翠舆欲东巡,蹈海计愈切。

诏下散百司,恩许保妻妾。

瞻彼廉陛尊,孰与壮班列。

肉食知谋身,未省肯死节。

检校舆地图,宁复见施设。

三吴素轻浮,伤弓更心折。

四顾皆惊波,苍黄共呜咽。

维兹艰危秋,贫士转疏拙。

明年谷增贵,贤愚罔分别。

何处置我家,患在建午月。

故山盍早归,岂忧践霜雪。

作意海边来,初非事干谒。

责我卖屋金,流言尚为孽。

汪公德甚大,游说情激烈。

力救归装贫,一洗肝肺热。

如公趋急难,正似古豪侠。

行藏道甚明,亲养志先决。

去矣茅三间,无问衣百结。

他时期卜邻,此日尤惜别。

请以兄事公,尺书未宜缀。

形式: 古风

信中居仁叔正皆有诗访梅于城西而独未暇载酒分付老拙其敢不承

关山往岁曾冰裂,跋马平坡千树雪。

疏枝冷蕊最撩人,雪后生香微带月。

醉中不数长短亭,狐裘拥鼻风前醒。

十年丧乱岂记忆,一见新诗心目惊。

平生公辈真豪友,意气相投共杯酒。

祇今流落天南端,怅望中原莫回首。

及身强健频看梅,此花到眼春光催。

玉人风味正清绝,但欠雪月相徘徊。

欲访城西寻醉语,竹篱茅舍知何许。

携壶藉草傥不嗔,便与此花长作主。

形式: 古风

拜颜鲁公像

吴兴祠堂祀百世,凛凛英姿有生意。

坐令异代乾没儿,莫敢徜徉来仰视。

唐家纲纪日陵迟,僭窃相连益昌炽。

我公人物第一流,皇天后土明忠义。

屹然砥柱立颓波,未觉羊肠隳坦履。

欲回希烈叛逆心,老夫但知朝觐礼。

年垂八十位太师,平生所欠惟死耳。

死重泰山古所难,杞鬼窃柄犹偷安。

安知我公本不死,汝曹有知当骨寒。

丰碑法书屋漏雨,政与丹青照千古。

天遣神物常守护,要使乱臣贼子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