蹛林歌

单于庭,阴山下,汉家和亲刑白马。

刑白马,祭龙城,今年蹛林大会兵。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蹛林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古代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和亲与军事行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历史背景,展现了复杂的历史情境。

“单于庭,阴山下”,开篇即点出北方游牧民族的居住地,以及其与中原的地理界限。单于庭象征着北方民族的权力中心,阴山则作为自然屏障,勾勒出一幅辽阔而充满神秘感的画面。

“汉家和亲刑白马”,描述了汉朝与北方民族通过和亲政策来缓和紧张关系的传统做法。刑白马是一种仪式,象征着和平与盟约的坚定承诺。这一行为体现了古代外交策略中的智慧与妥协。

“刑白马,祭龙城”,进一步说明了和亲仪式的庄严与隆重。龙城是北方民族的重要地标,通过祭祀龙城,不仅加强了双方的联系,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共同愿望。

“今年蹛林大会兵”,转折点到来,暗示了和平时光的结束。蹛林大会兵意味着在和平的表面之下,军事准备已经悄然进行,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冲突或战争。这种紧张的氛围,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戏剧性。

整体而言,《蹛林歌》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古代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和战交织的历史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视角。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铙歌(其一)朱鹭

朱鹭猎其缨,茄下行。鱼在梁,纵复横。

鹈何飞,濡其羽,上书谏其主。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二)思悲翁

思悲翁,凤凰安宿阿阁中。夺我美人,思悲翁。

凤凰飞上天,枭子拉沓随转蓬。

狗逐狡兔走,取尔枭子食枭母。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三)艾如张

艾而张罗罗若云,中有黄雀呼其群。

毛羽摧颓离哉纷。山出黄雀山嵯峨。

鸿鹄绝四海,君亦难为罗。

我欲从之谗言多,鸿鹄徘徊奈雀何。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四)上之回

上之回,萧关开。以待边,单于台。

勒兵十八万,羽林材。振大旅,鬗长驰。

詟匈奴,臣月支。

朝诸侯王甘泉宫,郡国受计福来同。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