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

停轩观福殿,游目眺皇畿。

法轮含日转,花盖接云飞。

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

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晖。

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停下马车观赏福殿,放眼远眺皇家都城。
佛法的车轮仿佛包含着太阳旋转,华盖如同云朵般飞翔。
绿色轻烟缭绕在香气四溢的楼阁,红霞照耀着华丽的宝衣。
五彩幡虹遥远相合,清澈的水面映射出不同的光彩。
我超然登上十地境界,自然领悟了三解脱之道。

注释

停轩:停下马车。
福殿:供奉神佛或有福气的宫殿。
皇畿:古代指皇帝的都城或领土。
法轮:佛教中象征佛法的轮状图腾。
花盖:比喻华丽的伞盖。
翠烟:青翠的烟雾,形容楼阁周围的环境。
绮阁:装饰华丽的楼阁。
丹霞:红色的霞光。
幡虹:五彩斑斓的虹霓。
十地:佛教中的修行阶段,象征极高的境界。
三归:佛教术语,指三皈依,即皈依佛、法、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皇宫附近的福殿停驻马车,环视皇家的围墙,感受着法轮(佛教法轮,象征佛法的力量)如同太阳般转动,以及花朵盛开如云彩飞扬的景象。诗中的“翠烟香绮阁”和“丹霞光宝衣”生动地描绘了殿宇的瑰丽与神圣。而“幡虹遥合彩,定水迥分晖”则是对色彩斑斓的旗帜和光影变化的细腻刻画。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心灵高处的境界。他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身处繁华与权力的中心,也能保持一颗清净的心,去感受那些超越凡俗的美好。最后,“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内心的平静喜悦,以及对于精神修为所达到的境界有着自己的领悟。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巧思,更重要的是,它以精致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一个寻求精神寄托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

收录诗词(11)

李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 字:为善
  • 生卒年: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

龙楼光曙景,鲁馆启朝扉。

艳日浓妆影,低星降婺辉。

玉庭浮瑞色,银榜藻祥徽。

云转花萦盖,霞飘叶缀旂。

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

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

华冠列绮筵,兰醑申芳宴。

环阶凤乐陈,玳席珍羞荐。

蝶舞袖香新,歌分落素尘。

欢凝欢懿戚,庆叶庆初姻。

暑阑炎气息,凉早吹疏频。

方期六合泰,共赏万年春。

形式: 古风

守岁

今宵冬律尽,来朝丽景新。

花馀凝地雪,条含煖吹分。

绶吐芽犹嫩,冰台已镂津。

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

送迎交两节,暄寒变一辰。

形式: 排律

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屏欲除奢政返淳。

形式: 押[真]韵

晦日宴高氏林亭

啸侣入山家,临春玩物华。

葛弦调绿水,桂醑酌丹霞。

岸柳开新叶,庭梅落早花。

兴洽林亭晚,方还倒载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