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道士张继先创作的《金丹诗四十八首》中的第二十一首,属于道教内丹修炼类的诗歌。诗中通过对比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光景,揭示了世人贪恋尘俗、执迷不悟的状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静无为、追求真理的向往和提倡。
"瞥然光景几时休,出入轮回去复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对世间光怪陆离但终将消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循环不息的无奈。诗人通过这种叙述,引发读者对于生死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只为贪痴缘底事,不思清静学真修。" 这两句则直接指出了人们沉迷于世俗欲望,不愿意去追求内心的宁静以及道法上的真正修炼。这是诗中批判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反映了作者对于人们应当追求精神层面提升的主张。
"虎龙便是升天驾,铅汞元为出世舟。" 这两句中的“虎龙”和“铅汞”,在道教中象征着修炼成仙的境界,以及通过内丹修炼达到超凡脱俗的工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修炼成就、脱离尘世的向往。
"多少神仙哀俗辈,故留丹诀救凡流。"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情景:有许多已经成道的神仙出于怜悯之心,留下丹法(内丹修炼的秘诀)来拯救那些还沉迷在世俗中的普通人。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传播道教智慧、引导人们走向光明境界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精神世界,反思生命意义,以及提倡内丹修炼的途径,展现了作者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和个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真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