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门下吕相公同访致政冯宣猷

懒从朝谒事骖騑,此去高眠罢倒衣。

诏许敲门访耆旧,天教筑室俟来归。

肩舆尚肯追春色,鼓缶何妨傲夕晖。

所至成家即安隐,武昌谁乞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懒得早起侍奉马车,这次出行只想高枕无忧,不再整理衣物。
皇帝允许我拜访老友,上天安排我在家中等待归来。
即使坐轿,我也愿意追随春天的景色,击缶自娱,不畏夕阳。
无论到哪里都能安家落户,享受宁静,武昌有谁会向我要那钓鱼的好地方呢?

注释

懒:懒散。
朝谒:早晨拜见。
骖騑:驾车的马。
高眠:高枕无忧地睡觉。
倒衣:整理衣物。
诏许:皇帝允许。
耆旧:年长而有威望的人。
筑室:建造房屋。
俟:等待。
肩舆:轿子。
追春色:追随春天的景色。
鼓缶:击缶自娱。
傲夕晖:不畏夕阳。
成家:安家。
即安隐:立即感到安心和隐居的乐趣。
乞钓鱼矶:请求得到钓鱼的好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门下吕相公同访致政冯宣猷》。诗人以轻松闲适的笔调描绘了自己不愿早朝,而是选择高眠的生活状态。他表达了对拜访老友冯宣猷的期待,以及即使年事已高,仍愿意享受自然春色和夕阳下的鼓缶生活。诗人认为只要能在所到之处安家并感到隐逸,就心满意足,暗示了他对退隐生活的向往,最后以“武昌谁乞钓鱼矶”表达了对悠闲钓鱼生活的渴望,流露出对仕途的淡泊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的心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仇池冬至日见寄

身如草木顺阴阳,附火重裘百日强。

渐喜微和解凝烈,半酣起舞意仓忙。

吾兄去我行三腊,千里今宵共一觞。

世事只今人自解,苦寒须尽酒如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孔武仲到官后见寄

举楫同千里,系舟时一言。

共嗟蓬作屋,愿就席为门。

行役身先困,征商思益昏。

仅同登垄断,何止服车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次韵毛君九日

山脚侵城尽是台,登高处处喜崔嵬。

手拈霜菊香无奈,面拂江风酒自开。

幕府尊罍云里集,民家歌吹静中来。

定知胜却陶彭泽,怅望篱边白日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毛君上书求归未报

白发忧民带减围,频闻慷慨赋将归。

近传道士连三咽,久悟禅门第一机。

夜永庵中诗自得,日高门外客来稀。

此心素定谁能劝,祗有丁宁诏莫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