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举楫同千里,系舟时一言。
共嗟蓬作屋,愿就席为门。
行役身先困,征商思益昏。
仅同登垄断,何止服车辕。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孔武仲到官后见寄》。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孔武仲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彼此境遇的共鸣。"举楫同千里"描绘了两人虽相隔遥远,但心意相通,如同同舟共济;"系舟时一言"则强调了他们通过书信交流,即使身处异地也能互相慰藉。"共嗟蓬作屋,愿就席为门"运用比喻,表达了他们对简朴生活的共情,希望友谊能像蓬草般坚韧,如席门般亲近。
"行役身先困,征商思益昏"写出了孔武仲任职旅途的艰辛,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纷繁,暗示了他对仕途的忧虑。"仅同登垄断,何止服车辕"进一步表达了对朋友处境的关切,意思是他们的友情超越了物质条件,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支持,更是在困难中的共同承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力量,以及对友人仕途的关心和鼓励,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酬唱应答和人文关怀的特点。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山脚侵城尽是台,登高处处喜崔嵬。
手拈霜菊香无奈,面拂江风酒自开。
幕府尊罍云里集,民家歌吹静中来。
定知胜却陶彭泽,怅望篱边白日颓。
白发忧民带减围,频闻慷慨赋将归。
近传道士连三咽,久悟禅门第一机。
夜永庵中诗自得,日高门外客来稀。
此心素定谁能劝,祗有丁宁诏莫违。
江国骚人不耐秋,夜吟清句晓相投。
锋藏岂愿囊中脱,尾断终非俎上羞。
择地何年真得意,餔糟是处可同游。
南迁尚有公知我,人事何须更预谋。
共喜秋深酒未醇,官曹休假不须旬。
政宽境内棠阴合,讼去庭中草色新。
不惜牛刀时一割,已因鼷鼠发千钧。
岁终谁为公书考,岂止江西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