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酬

数百招提隐乱峰,苍茫岂复辨君钟。

春含未得黄鹂报,路转唯寻白鹿踪。

庵在月边长不锁,兴来天外忽相逢。

山人莫笑衣冠客,亦有鸿来待赁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在无数山峰中寻找秘境,难以分辨你的钟声是否响起。
春天来临,黄鹂尚未报春,只能循着白鹿的足迹前行。
月光下的庵庙长久未上锁,仿佛等待着意外的相遇。
山居之人不要笑话我这身世俗装扮,我也期待着鸿雁带来消息以交换谷物。

注释

数百招提:形容山势险峻,难以攀登。
隐乱峰:隐藏在错综复杂的山峰之中。
苍茫:广阔无垠,迷茫。
君钟:指友人的召唤或标志。
春含未得:春天的到来还未被察觉。
黄鹂报:黄鹂鸟的鸣叫象征春天。
白鹿踪:传说中的仙鹿,象征纯洁和吉祥。
庵在月边:庵庙坐落在月光下。
长不锁:长久无人打扰,门常开。
兴来天外:兴致来临时,如遇仙人。
山人:山居之人,指隐士。
衣冠客:穿着官服的客人,指世俗之人。
鸿来:大雁飞来,古时常用以传递信息。
赁舂:租赁舂米,比喻期待交流或合作。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景象和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数百招提隐乱峰"一句,展现了诗人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寻找隐居之所的情景,"苍茫岂复辨君钟"则是说这些山中不再有古代君王留下的痕迹,只剩下悠远的自然风光。

接下来,"春含未得黄鹂报"表达了春天即将到来,但还没有听见黄鹂鸟鸣声,预示着季节更迭和生命更新。"路转唯寻白鹿踪"则是诗人在曲折的山路上追寻传说中的仙鹿,象征着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庵在月边长不锁"描绘了一座寺庙位于月光下的宁静环境,而"兴来天外忽相逢"则是诗人在这种超然物外的情境中偶遇知音,体现了对心灵交流的向往。

最后,"山人莫笑衣冠客"劝诫世间的人不要嘲笑那些山中隐士,而"亦有鸿来待赁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学问也持开放态度,愿意等待着真正的求知者前来讨教。

整首诗通过对比山野与尘世、自然与人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25)

杨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酬

林扉厌听雨声频,为惜春风只九旬。

裛扑山花将放杏,侵寻岁月已过人。

何时好去游南涧,每夜空来望北辰。

愁坐更无车马客,独怜诗笔谩相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和酬

涧南一啸清风发,林下重来白日长。

云远石深连鹫岭,水寒沙浅似鱼梁。

漫因野老询前事,閒伴幽人撷众芳。

更欲穷源情未已,知君嗔我索归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奉和

闻说西庵好,藤州恐不归。

延年松可食,避世草堪衣。

山坞雪应滚,林端梅亦稀。

犹怜二禅老,佳句及城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奉酬

几夕论诗坐石窗,怜君百首妙无双。

句牵野兴侵孤月,恼乱词源涌大江。

数纸忽然来竺岭,千年犹可照吴邦。

相思未免还相挑,莫竖旗幡却诈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