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登新平楼》。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登上高楼,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景物的感慨。
“去国登兹楼”一句,立即设定了一种离别之情。诗人离开自己的国家,站在这座楼上,心中的思绪自然是无尽的悲伤。接下来的“怀归伤暮秋”,则明确了这种情感,是对远方家乡的眷恋和秋天的哀愁。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这两句,更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广阔的天空中,夕阳渐渐西沉,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这些景象在诗人眼里不仅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他内心孤独和淡远之情的映射。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胸襟。秦岭以北的云气、胡地上的雁群,这些自然景象在诗人眼中似乎都与他心中的思念相连,构成了一个广阔而深远的情感空间。
最后,“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则是全诗情感的高潮。面对茫茫天涯、苍苍大地,以及眼前无尽的景色,诗人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忧愁和思念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登楼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离别之痛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李白山水田园诗派风格的一次完美展现。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五月天山雪,无花祗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