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月天山雪,无花祗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旅生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情怀和不屈的个性。诗中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直接切入主题,以异常的天气现象表达边塞的荒凉与严酷。“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则透露出边塞军人对春色的渴望和无奈,他们只能通过远处传来的笛声感受到春意,但实实在在的春色却是难以一见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边塞军人的生活状态,早晨随着战鼓的响起而投入战斗,夜晚则紧紧拥抱着玉制的马鞍休息,这些细节都体现出战争的频繁和军人生活的艰辛。
最后,“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坚决态度和战斗精神。这里的“楼兰”通常指的是古代西域的一个地区,这里可能象征着边塞战争中的敌对方。在这样的语境中,诗人似乎在表示,他愿意拔出腰间的剑,直接斩向那些敌对势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强化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军人的英勇。同时,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简洁有力,使得这首诗不仅在当时能够引起共鸣,也让后世读者感受到其深远的艺术魅力。
不详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