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六首(其二)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萧]韵

翻译

骏马犹如疾风,挥鞭离开渭水桥头。
拉满弓弦告别汉地的明月,箭羽直射击破敌人的威骄。
战争结束,星辰光芒消失,军营空旷,海雾消散。
功业告成,画像将被绘于麒麟阁,唯有霍嫖姚能独占鳌头。

注释

骏马:形容马匹奔跑迅速。
风飙:疾风。
鸣鞭:挥鞭发出声音。
渭桥:古代中国渭水上的桥梁。
汉月:指代汉朝的地域或月亮。
天骄:古代对北方强敌的称呼。
阵解:战阵解散。
星芒:星辰的光芒。
海雾:比喻战争中的迷雾或困境。
功成:功绩成就。
麟阁:麒麟阁,古代表彰功臣的殿堂。
霍嫖姚:霍去病,西汉名将。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力量与豪迈情怀的古典诗歌,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英雄事迹的无限向往。开篇“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两句,以激昂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战马奔腾、将士英勇出征的画面,展现了边塞军营中的紧张气氛和战争的迫切感。骏马如风,形象地传达了速度与力量;鸣鞭则是战争中特有的声音,渭桥下鸣鞭,更增加了一种即将出征的紧迫感。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继续强化了这种英勇无畏的情怀。弯弓,即拉满弓箭,准备射击;辞汉月,则是在告别那璀璨如织的夜空,透露出一种边塞将士临战前的豪情壮语。而“插羽破天骄”则更是诗人对英雄人物的一种理想化描绘,将士以箭射向天空,以此来展示自己的英勇和挑战天命的气概。

转入下片,“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景象有所转换,从紧张的战争场面转向了战争结束后的宁静与孤独。阵图解散,即战争已经结束;星芒尽指夜晚星光稀疏,营地中只剩下一片空旷与海雾的缭绕,这是对战争后平静生活的一种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最后,“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则是在赞颂那些在战争中建立功勋的人物。画麟阁,即用来纪念英雄的事迹;霍嫖姚,则是一种古代盛宴后留下的美好记忆。在这其中,只有那些真正的英雄才能与之相配,体现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写,对战争场面的生动再现,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高赞颂,展现了一种豪放的情感和壮阔的艺术风格,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探索英雄题材时的一次经典尝试。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塞下曲六首(其三)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塞下曲六首(其四)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感遇四首(其二)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横吹曲辞.折杨柳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恨,相对心悽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