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中会桂堂太守劝客满觞尝曰怕渡野塘寒酒罢且归又曰月挂竹梢明爱此二语借为两诗云(其一)

不辞芳酒满,怕渡野塘寒。

淡月侵灯暗,新春逗腊残。

主人方郑重,客意敢阑珊。

聚散皆如梦,相陪且尽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我不推辞美酒满杯,却担心渡过野外冰凉的池塘。
清冷的月光透过昏暗的灯光,新年的气息已接近腊月的尾声。
主人正严肃庄重地招待,客人哪敢怠慢失礼。
相聚离散都像梦境般无常,让我们暂且尽情欢乐吧。

注释

不辞:不拒绝。
芳酒:美酒。
野塘:野外的池塘。
寒:寒冷。
淡月:清冷的月亮。
侵灯暗:月光透过灯光变得昏暗。
新春:新年。
逗腊残:接近腊月的结束。
主人:宴请的人。
郑重:严肃庄重。
客意:客人的态度。
阑珊:消沉、懈怠。
聚散:相聚和离散。
如梦:像梦一样。
相陪:相互陪伴。
尽欢:尽情欢乐。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冬日聚会的情景。诗人不畏严寒,欣然举杯畅饮,"不辞芳酒满"表达了对佳酿的喜爱和聚会的热情。然而,"怕渡野塘寒"则流露出对夜晚野外的寒冷担忧,显示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体验。

"淡月侵灯暗",通过描绘月光透过昏暗灯光洒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新春逗腊残"暗示着岁末时节,时光匆匆,新年的临近与腊月的消逝交织在一起。

主人的殷勤好客和客人的尽兴欢饮形成鲜明对比,"主人方郑重,客意敢阑珊",主人的郑重其事与客人不愿扫兴的气氛相互映衬。最后,诗人感慨人生聚散无常,如同梦幻,唯有当下欢聚最为重要,"聚散皆如梦,相陪且尽欢",展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夜聚会的场景,既有饮酒的豪情,又有对时光流转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宋人诗中的雅致与旷达。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腊中会桂堂太守劝客满觞尝曰怕渡野塘寒酒罢且归又曰月挂竹梢明爱此二语借为两诗云(其二)

风穿花坞冷,月挂竹梢明。

浅量三杯酒,狂歌万古情。

使旌浮夜色,归棹有寒声。

倦客无浆蔗,朝酲未肯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腊月十三日送邢婿还乡

鄂渚分携惊昨梦,如今岂谓一尊同。

尘埃万里玉常润,风雨对眠床亦东。

问得平安归客子,留将思忆与衰翁。

征衫瘦着不须遽,渐向湖南春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阑暑

阑暑秋郊暮,前山瘴雾中。

猿猱都下饮,鸟雀未归丛。

弄影试新月,披襟招好风。

银潢向何夕,零露湿梧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简孙立之

无分双清岸醉巾,苍头煮药与谁亲。

空烦食指报珍味,阻向歌喉听落尘。

槛外寒花应照户,座中明水定生春。

仙翁若苦催归旆,不比山斋酒困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