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薄暮至镇江闻二守梁宗烈以入贺行大负心约惘然者久之诗以寄候聊致惓惓

赤舄金门候晓钟,仙阳何处觅仙踪。

潇条九日无茱菊,摇落千山见竹松。

甘露已擎天上月,焦山犹束海门东。

扁舟会有逢君日,一笑南徐又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九日薄暮时分抵达镇江,听到两位官员梁宗烈即将进京祝贺的消息后,内心涌起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与期待。

首联“赤舄金门候晓钟,仙阳何处觅仙踪”,以“赤舄”象征官服,“金门”代表朝廷,暗示两位官员即将入京的场景。诗人仿佛在金门等待晓钟声起,预示着两位友人的归来,却在心中疑惑,仙阳之地的仙人踪迹是否能找到,暗含对友情的珍视与期盼。

颔联“潇条九日无茱菊,摇落千山见竹松”,通过“九日”点明时节,秋风萧瑟,菊花凋零,却在千山之中见到坚韧不拔的竹与松,象征着友情的长久与坚贞,即使在逆境中也能相互扶持。

颈联“甘露已擎天上月,焦山犹束海门东”,“甘露”比喻友情的滋润,“天上月”象征永恒的美好,而“焦山”与“海门东”则可能寓指分别后的两地相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扁舟会有逢君日,一笑南徐又梦中”,诗人想象着未来某日能乘扁舟与友人重逢,共饮欢笑,甚至在梦中也能感受到这份喜悦,体现了对友情的深切渴望与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憧憬,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至清江感事

水漫长堤晚闸开,清江白首我重来。

因嗟旧树无棠棣,见说常盈半草莱。

大艑嵯峨中贵老,洞箫嘹喨鹤群回。

依依世路成何事,无奈江湖一念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偕同年王少参联舟至留城夜为风浪所挠示以佳叶次韵呈答

洞庭舟子来何处,昨夜留城带酒过。

浊浪挟风催老柁,高帆捲雨落长河。

问谁信宿同程老,遗我诸篇有楚歌。

天与危机看底定,肯教杭苇更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十月十日值风回住东光有怀括苍叶槎庵夷陵王方山二年兄先是二君与予方舟而行舟轻夺流先去今闻在沧洲上下度至张家湾则涣而复合矣诗以识意

狂飕忽捲浪如山,才过东光又逆还。

用力不知舟载重,计程惟觉路行难。

越槎轻泛天河近,郢曲遥闻下里悭。

何日南风吹五两,凤城邀共谒龙颜。

形式: 七言律诗

寿阮学愚翁六十一(其一)

偃蹇林庐七尺身,转头花甲又逢辰。

信知风表尘中物,自谓羲皇以上人。

笋岭诸峰归秀特,澄潭孤月写青真。

犹馀一钵胡麻饭,不是天台迹已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