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

繁菊照深居,芳香春不如。

闻寻周触士,知伴庾尚书。

日晚汀洲旷,天晴草木疏。

闲言挥麈柄,清步掩蜗庐。

野老能亲牧,高人念远渔。

幽丛临古岸,轻叶度寒渠。

暮色无狂蝶,秋华有嫩蔬。

若为酬郢曲,从此愧璠玙。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翻译

盛开的菊花照亮了深深的居所,春天的香气也比不上它。
听说寻找贤士周公,才知道它是庾尚书的伴侣。
傍晚时分,汀洲空旷,天气晴朗,草木稀疏。
悠闲地挥舞着麈尾,漫步在简陋的小屋前。
田野上的老人亲自放牧,高尚的人思念远方的捕鱼生活。
幽静的花丛依傍着古老的河岸,轻盈的叶子飘过寒冷的水渠。
黄昏时分没有狂飞的蝴蝶,秋天的花朵中却有新鲜的蔬菜。
如何能用郢都的歌谣来酬谢,从此我感到愧对美好的宝石和美玉。

注释

繁菊:盛开的菊花。
深居:深深的居所。
周触士:贤士周公。
庾尚书:庾姓的尚书。
日晚:傍晚时分。
汀洲:水边平地。
麈柄:麈尾,古人常用来拂尘的工具。
蜗庐:简陋的小屋。
亲牧:亲自放牧。
远渔:远方的捕鱼。
幽丛:幽静的花丛。
古岸:古老的河岸。
嫩蔬:新鲜的蔬菜。
郢曲:郢都的歌谣。
璠玙:美好的宝石和美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开篇“繁菊照深居,芳香春不如”写出了秋天菊花盛开,其芳香甚至胜过了春日里的鲜艳。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紧接着,“闻寻周触士,知伴庾尚书”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贤士之交游的向往,通过这种文化上的交流,增添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寄托。

“日晚汀洲旷,天晴草木疏”则描绘出一幅暮色中的田园风光,诗人在这样的景致中进行着悠然自得的散步。这里,“挥麈柄”和“掩蜗庐”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

“野老能亲牧,高人念远渔”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中那份平淡而真挚的向往,以及对远方友人情谊的怀念。接着,“幽丛临古岸,轻叶度寒渠”则描绘了一种静谧的水边景象,诗人的心境也随之变得更加宁静。

“暮色无狂蝶,秋华有嫩蔬”写出了一个没有蝴蝶纷飞的安静傍晚,以及秋天特有的柔和花卉,给人以一种清幽脱俗的感觉。

最后,“若为酬郢曲,从此愧璠玙”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的赠诗表示感激,并自谦自己的作品远不及对方之意。这里,“璠玙”象征着珍贵和美好,表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谨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乡居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59)

杨巨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后改名巨济。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字:景山
  •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 生卒年:789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独不见

东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

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

相和歌辞.乌夜啼

可怜杨叶复杨花,雪净烟深碧玉家。

乌栖不定枝条弱,城头夜半声哑哑。

浮萍摇荡门前水,任罥芙蓉莫堕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秋日题陈宗儒圃亭悽然感旧

曾随何水部,待月东亭宿。

今日重凭栏,清风空在竹。

前山依旧碧,闲草经秋绿。

时物方宛然,蛛丝一何速。

形式: 古风

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

忧思繁未整,良辰会无由。

引领迟佳音,星纪屡以周。

蓬阆绝华耀,况乃处穷愁。

坠叶寒拥砌,灯火夜悠悠。

开琴弄清弦,窥月俯澄流。

冉冉鸿雁度,萧萧帷箔秋。

怅怀石门咏,缅慕碧鸡游。

髣髴蒙颜色,崇兰隐芳洲。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