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七)

蛟龙蟠深泥,鱼龟颇同调。

变化且何有,蝘蜓亦可笑。

煌煌千金珠,百仞閟其耀。

风雷在所遇,隐显始独妙。

屈身天地间,微物安得料。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鉴赏

这首诗以蛟龙、鱼龟、蝘蜓、千金珠等自然界的元素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蛟龙与深泥、鱼龟与同调、蝘蜓的可笑,以及千金珠的隐秘光芒,都寓意着世间万物的变化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蛟龙蟠深泥,鱼龟颇同调。”开篇即以蛟龙深藏于泥中,鱼龟相随,象征着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暗示了事物表面的平静往往掩盖着复杂多变的本质。

“变化且何有,蝘蜓亦可笑。”接着诗人提出疑问,世间万物的变化究竟有何意义?甚至将蝘蜓这一看似无足轻重的生物置于讽刺的位置,进一步强调了对变化的审视和反思。

“煌煌千金珠,百仞閟其耀。”千金珠虽价值连城,却深藏不露,只有在特定的时机和环境下才能展现出其真正的光彩。这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隐喻,也是对人生价值和机遇的深刻洞察。

“风雷在所遇,隐显始独妙。”风雷的威力取决于其遇到的环境,同样的,事物的价值和意义也在于其展现的场合。这句诗揭示了事物价值的相对性和情境的重要性。

“屈身天地间,微物安得料。”最后,诗人感慨于自然界的广阔和生命的渺小,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事物,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也可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价值等主题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哲学意味和生活智慧。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八)

伯夷逃西山,尼父居九夷。

世苟不我用,我方从此辞。

道悠岂忌远,义丰不云饥。

世非乏贤士,为问从者谁。

由也实好勇,叔齐固同时。

舍此乃无人,籧篨而戚施。

远矣千岁后,怆焉我心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诗二十二首(其十九)

道薄德亦散,功名为时须。

用力世所贤,守正众云愚。

智者竞蒿目,小人复迩图。

悠悠三季后,此风益已渝。

安知治未病,舐痔而多车。

尧舜无能名,越哉巳矣夫。

形式: 古风

杂诗二十二首(其二十)

雍门妙弦歌,哀响激人耳。

伟哉孟尝君,慷慨泪如水。

当生复念死,谁谓悲能已。

丝桐信感人,世固乏之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杂诗二十二首(其二十一)

昔者有化人,来集周王庭。

咫尺逝万里,顷刻超百龄。

五音荡心神,耳乱不可听。

众采眩其目,不分丹与青。

飘鹞惑真伪,恍忽迷窈冥。

驰思八极表,讵知日与星。

未尝出户牖,自疑涉天廷。

左右莫觉悟,兀然殆遗形。

祈招作悲歌,圣贤用为经。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