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梁寅所作的《赠裴宪史之武昌》。诗中描绘了裴宪史赴任武昌时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裴宪史才华与气度的赞美。
首联“观风曾从使君车,改调重来宪府书”点出裴宪史的背景与身份,他曾经随使节出行,如今又以新的身份来到宪府任职,显示出其仕途的变迁与晋升。
颔联“宿桨暮吟彭蠡雁,香粳朝饭武昌鱼”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裴宪史赴任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与地方特色。傍晚时分,宿营之处,吟咏着彭蠡湖畔的大雁;清晨醒来,享用着香甜的稻米与当地的武昌鱼,既描绘了旅途的宁静与美好,也暗示了裴宪史对新环境的适应与喜爱。
颈联“九秋天阔鹰鹯迅,七泽霜严草木疏”进一步渲染了武昌地区的自然景观,九天高远,秋风劲疾,鹰鹯翱翔,展现出武昌的辽阔与生机;七泽之地,霜寒严酷,草木稀疏,描绘了一幅冬日的肃穆景象。
尾联“幕下羡君多意气,奇才何止百砗磲”表达了诗人对裴宪史的钦佩之情。在裴宪史的幕下,诗人羡慕他的豪情与气概,认为他的才能不仅限于百砗磲(一种珍贵的贝壳),言外之意是裴宪史的才华远超常人,令人赞叹不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裴宪史赴任武昌时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其才华与气度的由衷赞美,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景致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