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其三)探梅次时斋韵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

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注释

时斋:即沈义父。
次韵:即和韵。
似语:一作“语似”。
梅:一作“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永遇乐·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描绘了一幅深冬独处的女子情境,她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中的孤寂感慨交织。

"阁雪云低,卷沙风急,惊雁失序。" 这四句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的荒凉景象,雪花如同云朵般低垂,而沙尘被狂风卷起,野鸭因惊吓而飞散无序。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紊乱。

"户掩寒宵,屏闲冷梦,灯飐唇似语。" 诗人随后转入室内,门窗紧闭,夜深人静,只有微弱的灯光在嘴唇旁摇曳,仿佛诉说着什么。这一段流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刻的无声叙述。

"堪怜窗景,都闲刺绣,但续旧愁一缕。" 诗人在窗前怜悯着外面的雪景,一切手工刺绣都已懒散,只是将旧日的忧愁继续编织,情感的纠葛如同刺绣中交织的情丝难以解脱。

接下来的几句"邻歌散,罗襟印粉,袖湿茜桃红露。西湖旧日,留连清夜,爱酒几将花误。遗袜尘销,题裙墨黯,天远吹笙路。吴台直下,缃梅无限,未放野桥香度。" 描绘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现实中的孤独感受。她回想起邻家女子歌声散去,衣襟上印着粉香,而自己的袖子却沾湿了茜桃花上的露水。在西湖边曾有旧日欢乐的记忆,留连在清冷的夜晚,她喜爱饮酒,但又恐怕会因此而迷失了对花的欣赏。遗失的袜子已被尘土所掩盖,而她题写于衣裳上的墨痕也变得黯淡无光,天空远处传来了吹奏笙的悠扬声响。吴台之下梅花盛开,但她的心中却没有放过野桥旁散发的香气。

最后两句"重谋醉,揉香弄影,水清浅处。" 诗人表达了想要在酒精的作用下再次沉醉,揉捏着花香与幻影,而心灵却停驻在那清澈而又浅的地方。这是对现实逃避的一种方式,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室内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内心独白。吴文英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笔触,将孤独、哀愁与美好时光的回忆交织成这首流露出浓郁情感的词章。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林钟商过李氏晚妆阁,见壁间旧所(其一)题词,遂再赋

春酌沈沈,晚妆的的,仙梦游惯。

锦溆维舟,青门倚盖,还被笼莺唤。

裴郎归后,崔娘沈恨,漫客请传芳卷。

联题在,频经翠袖,胜隔绀纱尘幔。

桃根杏叶,胶黏缃缥,几回凭阑人换。

峨髻愁云,兰香腻粉,都为多情褪。

离巾拭泪,征袍染醉,强作酒朋花伴。

留连怕,风姨浪妒,又吹雨断。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其二)乙巳中秋风雨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汉宫春(其三)寿王虔州

怀得银符,卷朝衣归袖,犹惹天香。

星移太微几度,飞出西江。

吴城驻马,趁鲈肥、腊蚁初尝。

红雾底,金门候晓,争如小队春行。

何用倚楼看镜,算橘中深趣,日月偏长。

江山待吟秀句,梅靥催妆。

东风水暖,弄烟娇、语燕飞樯。

来岁醉,鹊楼胜处,红围舞袖歌裳。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汉宫春(其二)寿梅津

名压年芳,倚竹根新影,独照清漪。

千年禹梁藓碧,重发南枝。

冰凝素质,遣凡桃、羞濯尘姿。

寒正峭,东风似海,香浮夜雪春霏。

练鹊锦袍仙使,有青娥传梦,月转参移。

逋山傍莺系马,玉剪新辞。

宫妆镜里,笑人间、花信都迟。

春未了,红盐荐鼎,江南烟雨黄时。

形式: 词牌: 汉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