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九日

烂漫花光送晚秋,午馀寒蝶尚淹留。

直知天意存荒径,且遣霜威上薄裘。

国事正冠吾孰语,重阳得酒世能休。

古人此日登高感,不谓于今亦独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烂漫的花朵映照着渐近的深秋,午后的寒蝶还在四处逗留。
我深知上天的旨意在于荒凉的小路,暂且让冷冽的秋霜降临在我轻薄的衣袍。
国家大事如冠冕般沉重,我能向谁诉说?重阳节喝了酒,世间纷扰似乎能稍作休憩。
古人在此时登高抒怀,感慨颇多,没想到如今的我也有同样的忧愁。

注释

烂漫:色彩鲜艳繁盛。
花光:花的光彩。
晚秋:秋季的后期。
午馀:午后。
寒蝶:寒冷季节的蝴蝶。
直知:深知。
天意:自然或命运的意图。
荒径:荒凉的小路。
霜威:秋霜的威力。
薄裘:轻薄的皮衣。
国事:国家大事。
正冠:比喻重大严肃的事情。
吾孰语:我向谁诉说。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世能休:世间纷扰可以暂时放下。
古人:古代的人。
登高:登楼或登山以观景。
感:感慨。
独愁:独自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傍晚时分的景色,烂漫的花朵映照着渐近的黄昏,午后的寒蝶仍在花间徘徊。诗人意识到即使在荒僻的小径上,也能感受到上天的旨意,这使得他穿上薄裘抵御秋霜。诗中流露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诗人自问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何处可以诉说心中的忧虑?重阳节喝了点酒,却无法借此忘忧。诗人感叹古人登高抒怀的情景,没想到在今日,自己也怀着深深的愁绪,与古人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542)

黄节(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铜官感旧图

事往七十年,咏者亦千百。

章侯信澹定,图画想遗迹。

当时拯湘乡,意为天下惜。

岂知中兴业,只以功名易。

事平乱未已,清祚乃再革。

将才古所难,要在重洁白。

众人贵苟得,一士独脉脉。

以此坐沉沦,江山落空碧。

过舟感旧处,世事不足责。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放闸二首(其一)

画舫连樯住,清流泛闸平。

忽看银汉落,仍听夏雷惊。

正柂迟回久,开头取次轻。

滞留初一快,奔驶忽如倾。

不识风涛恐,聊同枕席行。

行逢贱鱼稻,饱食慰平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明日安厚卿强几圣复召饮醉次前韵

芳樽酌水清无淤,梨园著雪迷根株。

邺官士女喜行乐,坐上醉客谁亲疏。

倦游不知岁月过,痛饮渐觉筋骸苏。

风吹落片乱鹅毳,雨结细实骈明珠。

云屯冰积动论顷,谁信城郭涵村墟。

坐观明媚低照席,行看繁闹横遮驹。

我贫不办供酒炙,侧耳日听交朋呼。

无端人事巧拘束,曾不见置闲须臾。

长鲸渴水求入海,老骥伏枥思就车。

清明未过春未老,寒食岂必节与除。

二君为我重置酒,席上醉倒交相扶。

欢娱安用苦酬酢,叫啸不畏相罪辜。

昏然已觉万物小,下视吏役真婢奴。

请君数具牛酒费,此外百事何能如。

形式: 古风

明日复赋

放舟城西南,却向东南泊。

朝来雨新霁,白水浸城脚。

古汴多流苴,清泗亦浮沫。

平吞百涧暴,灭尽三洪恶。

游人不胜喜,水族知当乐。

舟行野凫乱,网尽修鳞跃。

香醪溜白蚁,鲙缕填花萼。

人生适意少,一醉皆应诺。

同游非偶然,后会未前约。

简书尚见宽,行日为公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