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秘监归泉州

风满潮沟木叶飞,水边行客驻骖騑。

三朝恩泽冯唐老,万里乡关贺监归。

世路穷通前事远,半生谈笑此心违。

离歌不识高堂庆,特地令人泪满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秋风吹过潮沟,落叶飘飞,河边的行人停下马车。
受到三代皇上的恩惠,冯唐老人已老去,万里之外的贺监归来。
世事变迁,过往经历遥远,半生的欢笑与内心愿望相悖。
离别之歌中没有故乡庆典的喜悦,反而让人忍不住泪湿衣襟。

注释

潮沟:河流入海处形成的湾口。
木叶:秋天的树叶,象征着季节和离别。
冯唐老:指冯唐,汉代人,此处借指年迈之人。
贺监:可能指贺知章,唐代诗人,这里泛指归乡的官员。
世路穷通:人生的顺境和逆境。
谈笑:轻松的交谈,与后文的心愿不符,形成对比。
高堂庆:家人对归来的庆祝。
泪满衣:形容极度悲伤,泪水浸湿了衣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风格沉郁,情感深长。开篇“风满潮沟木叶飞,水边行客驻骖騑”两句,以动人的景象勾勒出别离时的氛围,风吹过潮湿的河谷,树叶纷飞,而远行的人在水边停下马匹,情感已经在这静谧而又有些萧瑟的场景中得到了充分的铺垫。

接下来的“三朝恩泽冯唐老,万里乡关贺监归”两句,则点出了送别对象的身份和背景。陈秘监可能是一位受到朝廷恩惠的官员,现在要回到远方的泉州任职。这不仅是对个人的一种荣耀,也让人感到这次离别中含有一份对国家和朝廷的忠诚。

然而,在“世路穷通前事远,半生谈笑此心违”两句中,却流露出一种对于人生道路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无法重现的无奈。诗人似乎在表达,尽管人生的旅途充满了变数和挑战,但内心深处对于那些逝去的欢乐时光仍然有着不舍和悔恨。

最后,“离歌不识高堂庆,特地令人泪满衣”两句,则直接抒写了送别时的心情。诗人在这离别之际,虽然不知道高堂上的喜庆,但这种生离死别的场面却让人潸然泪下。这泪水浸透了衣服,也湿润了心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沉、复杂的情绪,是一篇送别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431)

徐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 字:鼎臣
  • 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
  • 籍贯:广陵(今江苏扬州)
  • 生卒年:916年—991年

相关古诗词

酬青然兄

鸣鸠飞戾天,诗人独长叹。

明发念先人,不寐涕汍澜。

况当明圣代,敢忘振羽翰。

兄昔膺荐牍,驱车赴长安。

待诏三殿下,簪笔五云端。

月领少府钱,朝赐大官餐。

卿士交口言,屈宋堪衙官。

如何不上第,蕉萃归江干。

酌酒呼弟语,却聘尔良难。

淮南旧业荒,江左春色阑。

酒人复延访,词客且盘桓。

歌场酌大斗,狂呼颜渥丹。

忽焉独书空,中心信鲜欢。

行道会有时,岂能终涧槃。

兄其崇明德,无为摧肺肝。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贫女行二首(其一)

蓬鬓荆钗黯自羞,嘉时曾以礼相求。

自缘薄命辞徵币,那敢逢人怨蹇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贫女行二首(其二)

阿姊居然贾佩兰,踏歌连臂曲初残。

归来细说深宫事,村女如何敢正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伤李秀才并序

扶病驱驰京辇游,依肰名未上瀛洲。

报罗不是人间使,天上应难赋玉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