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由富转贫的生活变迁,通过对比她过去和现在的境况,表达了诗人对于她的遭遇所感到的同情与悲凉。
“谢公最小偏怜女”开篇便设定了人物身份,是一位出身显赫家庭的年轻女子。"嫁与黔娄百事乖"则透露这名女子婚后生活并不如意,各种不顺心的事情接连不断。
以下几句则通过具体细节描述她的困顿:“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从寻找旧衣服到变卖首饰,这些行为都表现了她迫不得已的贫穷状态。同时,"野蔬充膳甘长藿"和"落叶添薪仰古槐"则展示了她的生活已经达到了极端困苦的地步。
然而最后两句“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却突然转向,似乎是在对比过去的贫穷与现在的富有,但这种转变在语境中显得不够自然,有可能是诗人用以强调命运无常,也可能是表达了女子对于自己现状的无奈和不甘心。
从整首诗来看,元稹通过对这位女子悲惨遭遇的描绘,表现了自己的悲悯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和女性命运的无常。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荅平生未展眉。
一年秋半月偏深,况就烟霄极赏心。
金凤台前波漾漾,玉钩帘下影沈沈。
宴移明处清兰路,歌待新词促翰林。
何意枚皋正承诏,瞥然尘念到江阴。
三千里外巴蛇穴,四十年来司马官。
瘴色满身治不尽,疮痕刮骨洗应难。
常甘人向衰容薄,独讶君将旧眼看。
前日诗中高盖字,至今唇舌遍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