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蜀五首(其四)张校书元夫

未面西川张校书,书来稠叠颇相于。

我闻声价金应敌,众道风姿玉不如。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未曾谋面的西川张校书,来信频繁显得情谊深厚。
我听说他的名声和价值堪比黄金,众人皆道他的风度姿容连美玉也难及。
在远方与人交往必须谨慎,年轻人处事应当从容不迫。
我劝你珍视这份情谊作为回报,别把这看作是平常的赠送鲤鱼之情。

注释

未面:未曾见面。
西川:地名,这里指代张校书所在的地方。
张校书:指一位姓张的校书郎,古代官职,负责校对书籍。
书来:书信往来。
稠叠:频繁,密集。
颇相于:相当友好,关系密切。
声价:名声和地位。
金应敌:价值可以匹敌黄金,形容名声极高。
众道:众人说。
风姿:风度、姿容。
玉不如:比美玉更胜一筹。
远处:在远方。
从人:与人相处,打交道。
须谨慎:需要小心谨慎。
少年:年轻人。
为事:做事,处理事务。
要舒徐:应当从容不迫,不急躁。
劝君:劝说你。
便是:就是。
酬君爱:回报你的爱慕或友情。
莫比:不要相比。
寻常:平常。
赠鲤鱼:典故出自《汉书·杨震传》,比喻赠送书籍或传授知识,这里指一般的回礼。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收录在《全唐诗》中。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深刻理解。

“未面西川张校书,书来稠叠颇相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张校书虽未曾谋面,但通过书信往来,已建立起深厚的情谊。这里的“稠叠”形容书信频繁,显示了双方交流的热烈。

“我闻声价金应敌,众道风姿玉不如。”这两句中,“我闻声价金应敌”可能指诗人对张校书的才华和文章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其价值非同小可,堪比黄金。接着的“众道风姿玉不如”则表明即便是众人的赞誉,也不足以与张校书相媲美。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这两句似乎是在劝诫友人,提醒他在与远方之人交往时需谨慎小心,同时也告诫年轻时应当对待事情持平和的心态,不可急躁。

“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真挚情感,他的劝勉与关怀并非寻常之举,而是一种深沉的情意投入。这里的“莫比寻常赠鲤鱼”可能暗喻那些轻率和不经意的友谊行为,与他所表达的深厚感情形成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书信往来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以及在交流中保持真诚和谨慎的态度。元稹以其特有的平实风格,传递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贻蜀五首(其二)李中丞表臣

韦门同是旧亲宾,独恨潘床簟有尘。

十里花溪锦城丽,五年沙尾白头新。

倅戎何事劳专席,老掾甘心逐众人。

却待文星上天去,少分光影照沈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贻蜀五首(其一)病马诗寄上李尚书

万里长鸣望蜀门,病身犹带旧疮痕。

遥看云路心空在,久服盐车力渐烦。

尚有高悬双镜眼,何由并驾两朱轓。

唯应夜识深山道,忽遇君侯一报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追昔游

谢傅堂前音乐和,狗儿吹笛胆娘歌。

花园欲盛千场饮,水阁初成百度过。

醉摘樱桃投小玉,懒梳丛鬓舞曹婆。

再来门馆唯相吊,风落秋池红叶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送友封

轻风略略柳欣欣,晴色空濛远似尘。

斗柄未回犹带闰,江痕潜上已生春。

兰成宅里寻枯树,宋玉亭前别故人。

心断洛阳三两处,窈娘堤抱古天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