铙歌(其十四)圣人出

圣人出,应熛怒,赫炎精。文教洽,武功成。

寒暑德,河海清。驾六龙,何騑离。

圣人哉,圣人御天以调之。

日月星辰和四时,郡国吏功上所治。

君之臣明远如期。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此诗描绘了圣人出现时的辉煌景象与深远影响。开篇即以“圣人出,应熛怒,赫炎精”起笔,形象地展现了圣人的出现如同天降祥瑞,平息了暴怒,带来了炽热的光明。接着,“文教洽,武功成”,表明圣人在文化教育与军事武力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进一步,“寒暑德,河海清”,通过自然界的和谐景象,象征着圣人的道德感化使得天地间一片安宁。随后,“驾六龙,何騑离”一句,运用神话中的六龙驾云,象征圣人的崇高地位与非凡能力。最后,“圣人哉,圣人御天以调之”总结,强调圣人驾驭天地,调和万物,展现出其超凡的治理智慧。

整首诗以宏大的视角,赞美了圣人的伟大贡献与深远影响,从自然界的和谐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再到对后世的启迪,全面展示了圣人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攀龙作为明代文学大家的深厚造诣。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铙歌(其十五)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同心,乐以不可禁。

相思绍缭,谗言罔极,大驾六龙处天侧。

日月出入沧海中,妒人之子难为工。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六)临高台

临高台,望江水,江水之流以千里。

黄鹄知得高蜚止,愿遗香草美人子。

关弓问鹄从何来,我主万年亦诚哉。

禾黍不获鹄何食,遨游四海安终极。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七)远如期

远如期,宜四海。皇帝日月所置,有甘露三载。

单于自归大佳以万人,稽首陛下北藩臣。

左右贤王奉国珍,谒者令引之乡殿陈。

橐佗拉沓,就羽蒙戎。

酪酒乃是阏氏之所饮,駃騠生自余吾中。

将进酒,顾其豪,挠以留犁径路刀。

何用赐之,黄金犀毗,赤绨锦袍。

扶伏沮泽,曾不知天子神灵。

从今以往,但居光禄塞下不愿归庭。

形式: 乐府曲辞

铙歌(其十八)石流

石流津以梁。无敢曳水,君安所薄,秋风汤汤。

东飞者鹄,北游者河。

中有冥冥之白沙,远道之人谓之何。

兰以有香君不知,愿言怀之遗所思。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