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襄的《依韵和通判徐郎中毗陵重阳》,表达了诗人对故去君王的哀思以及自己在重阳节的孤寂心情。首句“自怆宫车别帝台”描绘了诗人对宫廷往事的感伤,暗示着对逝去权力中心的怀念。次句“寄言篱菊不须开”则是借秋菊未开,寓言自己心境的凄凉,不愿面对佳节的到来。
“心丧忍到行春浦”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哀痛,即使到了春天,诗人也无心欣赏美景。“耳病慵携迟月杯”则写出诗人因内心苦闷,连举杯赏月的兴致都失去了。接下来,“天色阴沈鸣雁过,物华零落暗蛩催”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加深了诗人的情绪。
最后两句“却输小杜怜嘉节,酩酊齐山夜始回”以杜甫自比,表达对重阳节的感慨。诗人说,自己不如杜甫那样能体味节日的哀乐,只能借酒浇愁,直到夜晚才从醉梦中回到现实,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自我心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故去时代的怀念和重阳节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