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祠得请喜而有作示介卿(其二)

人心轻万仞,吾志在兼山。

知止今真止,求閒复得閒。

天应念衰病,人免笑痴顽。

二老风流在,何妨日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人的内心轻视万丈高峰,我的志向却在包罗众山。
如今深知适可而止,追求闲暇又恰好得到闲暇。
上天或许会怜悯我衰老多病,人们也不会嘲笑我痴呆顽固。
两位老者风采依旧,不妨每日来往交往。

注释

人心:人的内心。
轻:轻视。
万仞:极高的山峰。
吾志:我的志向。
在:依旧。
兼山:包罗众山。
知止:知道适可而止。
真止:真正的止境。
求閒:追求闲暇。
复得閒:恰好得到闲暇。
天应:上天或许。
念:怜悯。
衰病:衰老多病。
人免:人们不会。
笑:嘲笑。
痴顽:痴呆顽固。
二老:两位老者。
风流:风采。
何妨:不妨。
日往还:每日来往。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坚韧。首句"人心轻万仞"暗示了诗人看待世事的超脱,即使面对重重困难,也能保持轻盈的心态。"吾志在兼山"则展示了诗人坚定的志向,如同兼并众山般胸怀壮志。

"知止今真止,求閒复得閒"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认识到适时的停歇和闲适的重要性,这既是智慧也是对现实的妥协。"天应念衰病,人免笑痴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迈体衰的自嘲,但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人理解和宽容的期待。

最后两句"二老风流在,何妨日往还"以轻松的口吻,描绘了与老友交往的乐趣,即使年事已高,也无妨每日来往,享受友情的陪伴,展现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然处世以及珍视友情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255)

蔡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官吏。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 字:定夫
  • 籍贯:福建仙游
  • 生卒年:1141—1182

相关古诗词

丐祠得请喜而有作示介卿(其一)

多病身先懒,閒居乐有馀。

山林真可老,故事未应疏。

性与禽鱼适,身便水竹居。

非无轩冕志,吾亦爱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为赵氏题三桂堂

千佛联名未足多,书生荣遇已如何。

钟英况出神明胄,接武仍登甲乙科。

郗氏一枝犹可贵,燕山五桂未能过。

矧君四世推良吏,信史垂芳永不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书怀

消息观天道,炎凉阅世情。

禅心了生死,病骨识阴晴。

杜宇伤心切,梅花照眼清。

焚香读周易,顿觉此身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书怀

扁舟东下自夷犹,胸次浑无一物留。

世味横陈如嚼蜡,人生变灭似浮沤。

休休且毕山林愿,去去空怀畎亩忧。

自念秋毫皆帝力,衔环结草若为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