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花萼楼下宴应制

万心翘乐宴,三舍缓昌时。

山接夏云险,台留春日迟。

节移芳未歇,兴隔赏仍追。

醉后传嘉惠,楼前舞圣慈。

皇恩与时合,天意若人期。

故发前旬雨,新垂湛露诗。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万颗心欢腾庆祝宴会,三层庭院慢慢迎接盛世
山峦连着夏日云雾,高台留住春光迟迟不离去
节日的气氛还未消散,赏心悦目的兴致依然追寻
酒醉后传递美好的恩赐,楼前人们跳起欢快的舞蹈
皇上的恩典与时代相合,天意仿佛期待人的期盼
因此在上旬就降下雨水,新诗中描绘了清澈的露珠

注释

万心:众人心情。
翘乐:欢欣鼓舞。
宴:宴会。
三舍:三层庭院。
缓昌时:缓缓迎来盛世。
山接:山峦连接。
夏云险:夏日云雾险峻。
台留:高台停留。
春日迟:春光漫长。
节移:节日转移。
芳未歇:花香未尽。
兴隔:兴致隔断。
赏仍追:赏心依旧。
醉后:酒醉之后。
嘉惠:美好的恩惠。
楼前:楼前。
舞圣慈:舞蹈显圣人之慈爱。
皇恩:皇上的恩典。
与时合:与时代相符。
天意:天意。
若人期:如同人的期望。
故发:所以提前。
前旬雨:上旬的雨水。
新垂:新降。
湛露诗:清露入诗。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说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花萼楼下宴应制》。诗中描绘了一场在花萼楼举行的宴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君恩的感激之情。

"万心翘乐宴,三舍缓昌时。"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喜庆而又从容不迫的氛围,宴会在众人的期盼中举行,时间仿佛变得宽松和缓慢。

"山接夏云险,台留春日迟。" 山与夏日的云彩相连,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而楼台上的春日则似乎被刻意留住,不让它匆忙流逝。

"节移芳未歇,兴隔赏仍追。" 节气的更替带来了花开花落的轮回,但美好的事物总是令人难以忘怀,追忆之情愈发浓烈。

"醉后传嘉惠,楼前舞圣慈。" 宴会结束,酒意未消,君主的恩泽依旧如流水般传递,而在楼前的舞蹈则是对这份慈悲的颂扬。

"皇恩与时合,天意若人期。" 皇上的恩惠与自然之时相得益彰,仿佛天意也是如此,正如人们所愿。

"故发前旬雨,新垂湛露诗。" 这里可能指的是宴会前的适时降雨,洗净了尘埃,而新的诗篇则如同露珠般清新脱俗。

整首诗通过对花萼楼下宴会的描绘,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和谐,以及诗人对于君恩的感激之情。张说以其精妙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意境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

周狩闻岐礼,秦都辨雍名。

献禽天子孝,存老圣皇情。

温润宜冬幸,游畋乐岁成。

汤云出水殿,暖气入山营。

坎意无私洁,乾心称物平。

帝歌流乐府,溪谷也增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

河上无名老,知非汉代人。

先探道德要,留待圣明辰。

玄妙为天下,清虚用谷神。

化将和气一,风与太初邻。

灵庙观遗像,仙歌入至真。

皇心齐万物,何处不同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奉和圣制度蒲关应制

蒲坂横临晋,华芝晓望秦。

关城雄地险,桥路扼天津。

楼映行宫日,堤含宫树春。

黄云随宝鼎,紫气逐真人。

东咏唐虞迹,西观周汉尘。

山河非国宝,明主爱忠臣。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

千龄逢启圣,万域共来威。

庆接郊禋后,酺承农事稀。

御楼横广路,天乐下重闱。

鸾凤调歌曲,虹霓动舞衣。

合声云上聚,连步月中归。

物睹恩无外,神和道入微。

镐京陪乐饮,柏殿奉文飞。

徒竭秋云影,何资春日晖。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