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

千龄逢启圣,万域共来威。

庆接郊禋后,酺承农事稀。

御楼横广路,天乐下重闱。

鸾凤调歌曲,虹霓动舞衣。

合声云上聚,连步月中归。

物睹恩无外,神和道入微。

镐京陪乐饮,柏殿奉文飞。

徒竭秋云影,何资春日晖。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翻译

在千年的盛世遇到圣明君主,万国都前来朝拜显威
庆典接踵郊庙祭祀之后,难得的欢宴伴随着农事的闲暇
皇帝在宽阔的道路上御楼观礼,天籁之音从深宫传扬
凤凰和鸾鸟的歌声和谐,舞者的彩衣映动虹霓
众声合唱如云聚集,舞者连续踏步月色中归来
万物目睹皇恩浩荡无边,神意与大道融为一体
镐京宫殿陪伴着欢乐的饮酒,柏木大殿献上文辞飞扬
只能借秋云的影子表达敬意,怎奈春日的光辉无法回报

注释

千龄:千年盛世。
启圣:圣明君主。
万域:万国。
威:威望。
郊禋:郊庙祭祀。
酺:欢宴。
御楼:皇帝御楼。
广路:宽阔道路。
天乐:天籁之音。
重闱:深宫。
鸾凤:凤凰和鸾鸟。
虹霓:彩虹。
合声:合唱。
云上聚:如云聚集。
连步:连续踏步。
月中归:月色中归来。
恩无外:皇恩浩荡。
神和道:神意与大道。
镐京:古代都城。
柏殿:柏木大殿。
文飞:献上文辞。
秋云影:秋云的影子。
春日晖:春日的光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国力的强大,以及臣民共同庆祝的喜悦气氛。

“千龄逢启圣,万域共来威”两句表明皇帝的圣德与权威跨越千年而发扬光大,各地诸侯也纷纷前来表示敬意。这不仅彰显了皇权的集中,也反映出国家的统一和强盛。

“庆接郊禋后,酺承农事稀”则写出了宴会是在春季举行的一次庆典,可能与古代的春祭有关,同时也提到了农业活动的顺利进行,这是国力兴旺的一个重要标志。

“御楼横广路,天乐下重闱”形象地描绘了宫廷宴会的宏大场面,皇帝所居之处(御楼)与宽阔的道路相连,天子之乐(天乐)飘扬在层层叠叠的宫殿之间。

“鸾凤调歌曲,虹霓动舞衣”则描写了宴会上的音乐舞蹈,美妙的旋律伴随着神鸟鸾凤的形象,而彩色的云霞间有仙女起舞,舞裳飘扬。

“合声云上聚,连步月中归”表达了宾客们在宴会上的和谐一致,以及宴会结束后众人步月而归的情景,这不仅是对宴会气氛的赞美,也反映出朝廷内外的和睦与安宁。

“物睹恩无外,神和道入微”则从哲学层面表达了皇帝恩泽普及一切,没有遗漏,以及这种和谐之德已渗透到细微之处。

“镐京陪乐饮,柏殿奉文飞”写到了宴会上的欢畅场景以及文臣们献上诗文的盛况,这些都是对皇帝的颂扬。

“徒竭秋云影,何资春日晖”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当前时节的美好与和暖,并无需其他资本(徒竭)去追求什么,只要享受这美好的春光即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宴会的描写,展现了皇权的威仪、国家的强盛以及臣民共庆的欢乐气氛,是一首颂扬皇帝与国力的诗篇。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

葱郁兴王郡,殷忧启圣图。

周成会西土,汉武幸南都。

岁卜銮舆迈,农祠雁政敷。

武威棱外域,文教靡中区。

警跸干戈捧,朝宗万玉趋。

旧藩人事革,新化国容殊。

壁有真龙画,庭馀鸣凤梧。

丛觞祝尧寿,合鼎献汤厨。

阳乐寒初变,春恩蛰更苏。

三耆颁命服,五稔复田输。

君赋大风起,人歌湛露濡。

从臣观玉叶,方愿纪灵符。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奉和圣制送王晙巡边应制

六月歌周雅,三边遣夏卿。

欲施攻战法,先作简稽行。

礼乐知谋帅,春秋识用兵。

一劳堪定国,万里即长城。

策有和戎利,威传破虏名。

军前雨洒道,楼上月临营。

别藻瑶华降,同衣锦襮荣。

关山由义近,戎马为恩轻。

丝竹路傍散,风云马上生。

朝廷谓吉甫,邦国望君平。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西岳镇皇京,中峰入太清。

玉銮重岭应,缇骑薄云迎。

霁日悬高掌,寒空类削成。

轩游会神处,汉幸望仙情。

旧庙青林古,新碑绿字生。

群臣愿封岱,还驾勒鸿名。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奉和圣制喜雪应制

圣德与天同,封峦欲报功。

诏书期日下,灵感应时通。

触石云呈瑞,含花雪告丰。

积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

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

遥知百神喜,洒路待行宫。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