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恩沾谴雪几人同,归宰湘阴六月中。
商岭马嘶残暑雨,席帆高挂早秋风。
贡名频向书闱失,飞檄曾传朔漠空。
西省尚嗟君宦远,水鸡啼处莫听鸿。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朋友分别时的愁怅与自然景象的交织。开篇“恩沾谴雪几人同,归宰湘阴六月中”表明在一个寒冷如雪的季节里,与亲朋好友共同度过,然后又要回到位于岭南的湘阴赴任。这不仅是对空间位置的转换,也隐含着一种情感上的别离。
“商岭马嘶残暑雨,席帆高挂早秋风”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夏末初秋的景象。商岭之上,马儿在微弱的暑气中发出哀嚣,这与即将来临的秋风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席帆被高高挂起,似乎也预示着一种向往远方的心境。
“贡名频向书闱失,飞檄曾传朔漠空”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与世俗成就的淡然。书闱即是读书之地,而“贡名频向书闱失”,则意味着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在书海中迷失。而“飞檄曾传朔漠空”中的“飞檄”指的是古代用以记事的竹简,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往昔所立下的功业,现在却如同随风散去,无迹可寻。
最后,“西省尚嗟君宦远,水鸡啼处莫听鸿”则是对朋友远行之忧。省西即是指岭南地区,而“君宦远”,则表明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与不舍。同时,水鸡啼叫声中,不必去关注那遥远天边的鸿鹄,这或许在表达一种对朋友离别后的孤独感受,以及希望朋友能安然到达目的地的心愿。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于友情与功名的深刻体悟。
不详
积雪没兰溪,邻州望不迷。
波中分雁宿,树杪接猿啼。
婺女家空在,星郎手未携。
故山新寺额,掩泣荷重题。
缑山明月夜,岑寂隔尘氛。
紫府参差曲,清宵次第闻。
韵流多入洞,声度半和云。
拂竹鸾惊侣,经松鹤对群。
蟾光听处合,仙路望中分。
坐惜千岩曙,遗香过汝坟。
微生祖龙代,却思尧舜道。
何人仕帝庭,拔杀指佞草。
奸臣弄民柄,天子恣衷抱。
上下一相蒙,马鹿遂颠倒。
中国既板荡,骨肉安可保。
人生贵年寿,吾恨死不早。
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
果长纤枝曲,岩崩直道移。
重猿围浅井,斗鼠下疏篱。
寒食微灯在,高风势彻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