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梁绍东画士(其一)

问君能不绘予心,只在青天月下寻。

莫怪病骸还偃蹇,试看野鹤在松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画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之间深刻联系的感悟。

首句“问君能不绘予心”,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探索画家内心的世界。这里的“绘予心”不仅指绘画技艺,更蕴含着将内心情感与外界景象融合的创作理念。诗人似乎在说,能否理解并捕捉到画家内心的意象和情感,是衡量观者艺术感知力的关键。

接着,“只在青天月下寻”,点明了画家寻找灵感的地点——青天与明月之下。这样的自然环境象征着纯净、宁静与无限的想象空间,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句诗暗示了画家在自然中寻找灵感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创作状态的向往与赞美。

“莫怪病骸还偃蹇”,这一句转而描述画家的身体状况,或许是因为长时间的创作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导致身体疲惫不堪。然而,即便如此,画家依然坚持创作,展现出对艺术的热爱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既有对画家身体状况的同情,也暗含着对艺术追求者不屈不挠精神的敬佩。

最后,“试看野鹤在松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作为结尾,既是对前文描述的呼应,也是对画家作品的一种隐喻。野鹤在松林中的自由飞翔,象征着画家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由、超脱与和谐之美。同时,这也暗示了画家通过作品传达出的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家创作过程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艺术家在追求艺术道路上的执着与坚韧。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艺术精神的颂扬,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316)

邹元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 字:尔瞻
  • 号:南皋
  • 籍贯:江西吉水
  • 生卒年:1551—1624

相关古诗词

赠梁绍东画士(其二)

莲花绰约淤泥里,肯逐东风逞艳姿。

外直中通元不染,漫将彩笔寄予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观音岩

观音妙相原非相,洞里观音不是真。

若向此中参得透,观音处处现全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文江八景(其一)墨潭澄镜

潭水澄澄清且沚,心源不动湛如水。

一波才动万波随,观象吾今悟至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文江八景(其二)巽峰卓笔

峰头有笔大如椽,一扫东南半壁天。

纵倒银河题不尽,时嘘颢气欲凌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