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食菊羹

朝来趋府庭,饮啄厌腥膻。

况临敲扑喧,愦愦成中烦。

归来禠冠带,杖屦行东园。

菊畦濯新雨,绿秀何其繁。

平时苦目痾,滋味性所便。

采撷授厨人,烹瀹调甘酸。

母令姜桂多,失彼真味完。

贮之鄱阳瓯,荐以白木盘。

餔啜有馀味,芬馥逾秋兰。

神明顿飒爽,毛发皆萧然。

乃知惬口腹,不必矜肥鲜。

尝闻南阳山,有菊环清泉。

居人饮其流,孙息皆华颠。

嗟予素荒浪,强为簪緌牵。

何当葺弊庐,脱略区中缘。

南阳丐嘉种,莳彼数亩田。

抱瓮亲灌溉,烂漫供晨餐。

浩然养恬漠,庶足延颓年。

形式: 古风

翻译

早晨来到官署,对腥臭的食物感到厌倦。
尤其面对喧闹的鞭打声,内心混乱,倍感烦恼。
回家后,摘下官帽和腰带,穿着草鞋漫步东园。
菊花在新雨中洗涤,绿意盎然,繁花似锦。
平日眼睛不适,只求清淡食物能带来舒适。
采摘新鲜的菊花交给厨师,调配出酸甜适口的汤。
母亲叮嘱不要放太多香料,以免失去原味。
将菊花泡在鄱阳的陶罐中,用白木盘盛上。
品尝之余,余香四溢,胜过秋兰。
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浑身舒畅。
这才明白,满足口腹之欲,不必追求丰盛。
听说南阳山有菊花环绕清泉。
那里的居民饮用泉水,子孙满头白发。
我向来放荡不羁,却勉强被官场束缚。
何时能修整破旧的房屋,远离尘世纷扰。
希望能从南阳乞讨良种,种植几亩菊花田。
亲自灌溉,让菊花随意生长,供早餐食用。
这样悠然自得地生活,或许足以延长我的寿命。

注释

趋:前往。
腥膻:鱼肉的腥味和羊的膻味,代指荤腥。
敲扑:古代刑具,这里指官府的威严。
杖屦:拐杖和草鞋。
菊畦:种菊花的菜畦。
滋味:口感。
母令:母亲的叮嘱。
真味:食物的原汁原味。
芬馥:香气浓郁。
神明:指精神状态。
颓年:衰老的岁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平凡而宁静的生活画面,通过对日常饮食的细腻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欣赏和热爱。开篇“朝来趋府庭,饮啄厌腥膻”写出了早晨到达家中,品尝着带有腥膻味道的食物,可能是指尚未完全清醒时的状态。

紧接着,“况临敲扑喧,愦愦成中烦”则描绘了厨房里忙碌的声音,食材在锅中翻炒发出的香气与声音交织,形成了一种生活的热闹氛围。诗人回到家中,脱掉冠带,拿着拐杖走向东园,这个画面传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环境的向往。

菊花在这首诗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菊畦濯新雨,绿秀何其繁”写出了菊花在细雨后的湿润状态,它们更加鲜艳而茂密。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接下来的“平时苦目痾,滋味性所便”表达了诗人平日里对食物的挑剔,以及对简单口感的偏好。接着是对菊花菜制作过程的描述,“采撷授厨人,烹瀹调甘酸”,诗人亲自采摘菊花,并交由厨师烹饪,注重味道的平衡。

“母令姜桂多,失彼真味完”表达了对过度使用调料掩盖原味的不满,这反映出诗人对食物纯净口感的追求。随后,“贮之鄱阳瓯,荐以白木盘”则写出了将菊花菜装在特制的器皿中,以尊贵的方式享用。

“餔啜有馀味,芬馥逾秋兰”描绘了食物留下的余香,比秋天的兰花还要芬芳。这种味道让人感到精神为之一爽,“神明顿飒爽,毛发皆萧然”。

诗人的内心变化由此可见,“乃知惬口腹,不必矜肥鲜”他认识到,真正的美食不在于奢侈和外表,而是对简单生活的享受。

最后几句“尝闻南阳山,有菊环清泉。居人饮其流,孙息皆华颠。”写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向往,以及对那些能从大自然中获得滋味与养分的人们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食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纯净生活方式的赞赏和追求。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梦稚子

穷泉纤骨已成尘,幽草闲花二十春。

昔日相逢犹是梦,今宵梦里更非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清明日兴宗饮赵道士东轩

佳游得令辰,过此不为春。

一境风光秀,万家烟火新。

燕初飞玉殿,草不染香轮。

逼水蒲牙短,围堤柳带匀。

纵谈高出古,落笔健生神。

日暮还醒去,林花应笑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景仁次道中道兴宗元明秉国如晦公疏饮赵道士东轩

寂寥清明后,馀春已无多。

闲轩富佳致,不惜载酒过。

水木晚尤秀,风烟晴更和。

临樽不尽醉,奈此芳菲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谒三门禹祠(其一)

信矣禹功美,独兼人鬼谋。

长山忽中断,巨浸失横流。

迹与天地久,民无鱼鳖忧。

谁能报盛德,空尔荐醪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