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辛巳中秋书感》由巨赞于清末近现代初创作,通过“毁誉寻常事,难舒饥溺容”两句,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对世间是非评价的淡然态度与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接着,“从来羞舞鹤,宁悔学屠龙”两句,以典故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志向与世俗功利的抉择,宁愿坚守高尚情操,也不愿为追求权势而背离初心。
“焰宅伤芝艾,荒园咽寒蛩”描绘了一幅凄凉景象,火焰焚烧之地令草木哀伤,荒芜的园中寒蛩低鸣,暗喻社会动荡、人心悲凉的现实。最后,“储看明月上,不觉过前峰”则以明月升空,时间流逝,暗示着时光如白驹过隙,人生短暂,应当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光明与宁静。
整体而言,此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