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桐十咏.桐根

吾有西山桐,密邻桃与李。

得地自行根,受芘逾高藟。

上濯春云膏,下滋醴泉髓。

盘结侔循环,岐分类枝体。

乘虚肌体大,坟涨土脉起。

扶疏向山壤,蔓衍出林地。

愿偕久深固,无为半生死。

倘仪大厦材,合抱由兹始。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有西山上的梧桐树,紧邻着桃树和李树。
它深深扎根于土壤,受到庇护超过高大的藟藤。
它的根部汲取春天云朵般的甘露,滋润着地下泉水。
枝干盘旋如同循环往复,分叉的枝条形态各异。
在空隙中生长,躯干壮大,土壤因它而隆起。
它向着山地伸展,蔓延至林间空地。
愿我们长久坚固,不因半途而废而中断生命。
如果能成为大厦的栋梁,就从这开始生长吧。

注释

西山桐:梧桐树。
桃与李:比喻邻居。
自行根:自己扎根。
芘:庇护。
藟:一种藤蔓。
春云膏:春天的甘露。
醴泉髓:地下泉水。
盘结:盘旋缠绕。
循环:周而复始。
坟涨:土壤隆起。
蔓衍:蔓延。
大厦材:大厦的栋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翥的《西山桐十咏·桐根》,通过对西山桐的描绘,展现了其坚韧自立、生机勃勃的特性。诗人以桃李为邻,强调了桐树扎根深厚,不仅在春雨中汲取营养,还能滋润下方的泉水。其枝干盘结如循环,分枝繁茂,象征生命力的旺盛。随着生长,桐木逐渐壮大,根部甚至能使土壤隆起。它扎根于山野,蔓延扩展,表达了诗人希望其能长久稳固,最终成为大厦之材的愿望。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物喻人,赞美了桐树的坚韧和潜质。

收录诗词(10)

陈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著名科学家。咸聱子、桐竹君。5岁读书,14岁入县学,曾有悬梁苦读跻身科举的愿望。至40岁时,方“志愿相畔,甘为布衣,乐道安贫”,一面闭门苦读,一面参与耕作,坚持不辍。北宋皇佑年间(1049年~1053年)撰成《桐谱》书稿约1.6万字,此书系世界上最早记述桐树栽培的科学技术著作。平生著有天文、地理、儒、释、农、医、卜算之书,共 26 部 182 卷,又有 10 图。是中国林学史上亦是世界林学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 字:风翔
  • 号:虚斋
  • 籍贯:江东路池州铜陵县(今安徽省铜陵县)贵上耆土桥(今钟鸣镇)
  • 生卒年:982年~1061年

相关古诗词

西山桐十咏.桐栽

吾有西山桐,栽之未盈握。

所得从野人,移来自乔岳。

节凝叶尚秘,根疏土自剥。

匪为待篱鴳,庸将栖鸑鷟。

异日成茂林,论材谁见擢。

巨则为栋梁,微亦任楹桷。

仍堪雅琴器,奏之反淳朴。

大匠如顾怜,委躯愿雕斲。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吴下同年会诗

旧交牢落寸心违,门掩苍苔省见稀。

幸遇星郎分刺举,忝联桂籍得归依。

公方阔步鸣先路,我独冥行怨落晖。

遥想登台高会处,应怜乌鹊正南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一剪梅.九日

新酒初香菊半含。月也三三,日也三三。

登高已约上崭岩,世事相担,风雨相担。

头上茱萸颠倒簪。身在河南,心在江南。

渊明何日解征骖,俯也何惭,仰也何惭。

形式: 词牌: 一剪梅

千秋岁引

濯锦丰姿,新凉台阁。懊悔巫云太轻薄。

琵琶未诉衣衫湿,菱花不照胭脂落。

凤凰池,鸳鸯殿,重金钥。春色画船何处泊。

秋色丹青人难摸。可惜风流总闲却。

此情不与人知道,知时只恐人挠著。

碧窗前,银灯下,陪孤酌。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