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南峰隐居图(其二)

身在山中不见山,却因远看更孱颜。

煌煌三秀如堪采,拂石眠云未忍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身处山中却看不见山,反而从远处看显得更加娇小秀丽。
那光彩夺目的三秀花如果可以采摘,我宁愿躺在石头上枕着云彩也不愿离开。

注释

身:身体。
在:处于。
山:山脉。
中:里面。
不:不。
见:看见。
更:更加。
孱颜:娇小秀丽的样子。
煌煌:光彩夺目。
三秀:指美丽的植物或景色,这里可能特指某种花卉。
如:如果。
堪:能够。
采:采摘。
拂石:枕着石头。
眠云:枕着云彩。
未忍:不忍心。
还: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情景及心境。开篇“身在山中不见山,卻因远看更孱颜”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诗人似乎融入自然之中,与山林合而为一,甚至连山的存在也淡忘了,但当他从远处眺望时,却发现山色的淡漠与自己的心境相呼应。

以下是对接下来的两句进行鉴赏:“煌煌三秀如堪采”,“拂石眠云未忍还”。“煌煌三秀如堪采”中,“三秀”可能指的是山的三种不同面貌,如峻拔、险怪、幽深等,而“如堪采”则是说诗人对这山之美有所选择和品味,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精心挑选与欣赏。“拂石眠云未忍还”,这里的“拊石”可能是在描述诗人倚靠在岩石上,而“眠云”则是说他沉浸于云雾间,忘却了归途,“未忍还”表达了一种不愿离开这宁静自然环境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合一的境界,以及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留恋。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题德范弟三香图

水仙侑食老逋家,更著江南小白花。

三雅如渠好兄弟,众芳未许以肩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赠东皋讲师(其一)

飞锡曾闻五台去,云间瑞相是耶非。

峨眉清现更奇绝,万里白头吾未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赠东皋讲师(其二)

东皋何事字无功,讲罢应知万法空。

时枕苕溪作归梦,临平一路藕花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赠罗竹山术者(其三)

靴纹纸帐稻畦衲,榾柮地垆煨芋供。

此是人间真富贵,莫将轻易许渠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