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郭主簿二首,并引(其一)

今日复何日,高槐布初阴。

良辰非虚名,清和盈我襟。

孺子卷书坐,诵诗如鼓琴。

却去四十年,玉颜如汝今。

闭户未尝出,出为邻里钦。

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

当年二老人,喜我作此音。

淮、德入我梦,角羁未胜簪。

孺子笑问我,君何念之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今天又是哪一天,高大的槐树开始洒下荫凉。
美好的时光并非空洞的名声,清爽和煦充满我的心怀。
孩子卷起书本坐着,诵读诗歌就像弹奏琴弦。
回顾过去四十年,你的容颜依然如昔。
我闭门不出,但外出时邻居们都尊敬我。
家族事务常借鉴古训,研读百史亲自斟酌。
那年两位老人,欢喜我创作这样的诗篇。
淮水、德州的景象常常入我梦中,头上的发簪都比不上它们的牵绊。
孩子笑着问我,你为何如此深思沉吟。

注释

何日:哪一天。
高槐:高大的槐树。
良辰:美好的时光。
虚名:空洞的名声。
清和:清爽和煦。
襟:胸怀。
孺子:孩子。
鼓琴:弹奏琴弦。
四十年:四十年时间。
玉颜:年轻的容貌。
闭户:闭门不出。
钦:尊敬。
家世事:家族事务。
酌古:借鉴古训。
百史:百部历史书籍。
斟:斟酌。
二老人:两位老人。
音:诗篇。
淮、德:淮水、德州。
角羁:发簪。
君:你。
念之深:深思沉吟。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往昔岁月深情回忆的诗。诗人以平和淡远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家庭生活图景。

"今日复何日,高槐布初阴。良辰非虚名,清和盈我襟。孺子卷书坐,诵诗如鼓琴。"

这里诗人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高槐树下的初次阴凉,以及良辰美好的日子,都被赋予了深厚的情感。"孺子卷书坐,诵诗如鼓琴"一句,则是对家庭教育的一种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

"却去四十年,玉颜如汝今。闭户未尝出,出为邻里钦。"

这里的时间跨度和空间限制,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品德的自信与社会认同。

"家世事酌古,百史手自斟。当年二老人,喜我作此音。"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家族背景和个人的学识修养,以及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在这里,诗人不仅是家庭传统的继承者,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播者。

"淮、德入我梦,角羁未胜簪。孺子笑问我,君何念之深。"

最后两句则显得更加超脱和哲理,诗人通过梦境中的淮水与德行,以及对古代圣贤的追思,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境界的向往和思考。孩子的笑声与问询,也反映出家庭生活中的一种温馨与智慧的交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平淡中带着深情的语言,展现了一幅诗人个人生活与心灵世界的美好图景,是对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的颂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郭主簿二首,并引(其二)

雀鷇含淳音,竹萌抱静节。

诵我先君诗,肝肺为澄澈。

犹如鸣鹤和,未作获麟绝。

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

丈夫贵出世,功名岂人杰。

家书三万卷,独取《服食诀》。

地行即空飞,何必挟日月。

形式: 古风

司命宫杨道士息轩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黄金几时成,白发日夜出。

开眼三千秋,速如驹过隙。

是故东坡老,贵汝一念息。

时来登此轩,目送过海席。

家山归未能,题诗寄屋壁。

形式: 古风

赠李兕彦威秀才

魏王大瓢实五石,种成濩落将安适。

可怜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负不羁才,从军数到单于台。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将军何人哉。

夜逢怪石曾饮羽,戏中戟枝何足数。

誓将马革裹尸还,肯学班超苦儿女。

封侯卫、霍知几许,老矣先生困羁旅。

酒酣聊复说平生,结袜犹堪一再鼓。

弃书捐剑学万人,纨裤儒冠皆误身。

穷途政似不龟手,与世羞为西子颦。

如今惟有谈天口,云梦胸中吞八九。

世间万事寄黄粱,且与先生说乌有。

形式: 古风

葛延之赠龟冠

南海神龟三千岁,兆协朋从生庆喜。

智能周物不周身,未免人钻七十二。

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

君今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