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二首(其二)

一点两点催花雨,章台走马无尘土。

少年去老能几时,买笑金钱不须数。

高阳酒徒多白发,长安佳妓今老妪。

共君把酒莫厌多,作意彊作青春主。

文章放行多气焰,笔画把捉无精神。

愿得神王如六通,日写万卷酬青春。

形式: 古风

翻译

点点滴滴的春雨催促花开,章台路上策马飞驰没有尘土。
青春易逝,又能有多少时候?买欢笑无需吝惜金钱。
当年的豪饮之徒如今满头白发,长安的美女也已成了老妇。
与你举杯,切勿嫌酒多,尽力装作青春永驻的主人。
文章气势磅礴,但字句间缺乏活力。
我渴望得到如六通神明般的才情,每日写下万卷诗书以酬青春岁月。

注释

催花雨:形容春雨滋润花朵。
章台:古代长安的街道名。
买笑:用金钱换取欢笑。
白发:指年纪大。
佳妓:美丽的妓女。
老妪:老年妇女。
青春:比喻美好的时光。
把捉:掌握、控制。
六通:佛教中指六种神通。
万卷:极言书籍之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年轻时的欢乐生活,同时也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首句“一点两点催花雨”生动地勾勒出春雨中花朵绽放的情景,接着“章台走马无尘土”则描写了古代贵族游子在美好春光中的快乐行进,不留下一丝尘土。

诗人随后转向对青春的感慨,“少年去老能几时”,表达了对年轻岁月流逝不返的无奈与哀伤。而“买笑金钱不须数”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鼓励自己要尽情享受美好时光,不必计较代价。

接下来,“高阳酒徒多白发,长安佳妓今老妪”两句,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流逝与青春易逝的主题。诗人通过对比年轻时与现在的不同,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情变化的感慨。

然而即便如此,诗人的心态依旧乐观,“共君把酒莫厌多,作意彊作青春主”表明他仍然希望与朋友们一起尽情享受美好时光,将这种精神状态保持下去,就像仍在青春之巅。

最后两句“文章放行多气焰,笔画把捉无精神”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文学创作的自我反思,感叹自己的作品虽有热情和气势,但却缺乏深刻的内涵与精神。而结尾处,“愿得神王如六通,日写万卷酬青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期许,以及希望通过文学创作来赋予自己不朽的青春。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年轻时光的珍惜,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的乐观态度。通过对比与反思,诗人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自信与期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超越时代,成为不朽的青春之证。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对春二首(其一)

半阴半晴恼乱我,不禁春意惟殢春。

黄莺丁宁舌初转,杨花轻盈来弄人。

东家鞦韆多美女,舞腰娉婷衣金缕。

彩索徘徊渐渐高,墙头见人羞欲住。

柳下谁家薄媚郎,立马昂头不肯去。

形式: 古风

田舍女

田家女儿不识羞,草花竹叶插满头。

红眉紫襜青绢袄,领颈粗糙流黑油。

日午担禾上场晒,也喜年丰欲还债。

佣工出力当一男,长大过笄不会拜。

有者四十犹无家,东村定昏来送茶。

翁妪吃茶不肯嫁,今年种稻留踏车。

形式: 古风

白马寺诗

湠漫汉江皋,迤逦楚山岫。

衡门掩半麓,飞甍耸层搆。

高林敞华榱,双泉逗瑶甃。

龟鱼水中坻,牛马饮残溜。

我卜关外居,此计春可就。

参差菱荇香,猗傩参朮秀。

行吟池上篇,来倒壶中酎。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石经殿

漆书寘兰台,笔削犹敢擅。

真名镂遗编,定知伯喈篆。

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