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殿

漆书寘兰台,笔削犹敢擅。

真名镂遗编,定知伯喈篆。

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

形式: 古风

翻译

用漆书写放置在兰台,修改删减仍敢于独断。
真迹刻在古籍中留存,必定是蔡邕的书法风格。
还未校对皇家藏书,成就了这石经宝殿。

注释

漆书:用漆写的文字。
书:书籍。
寘:放置。
兰台:古代藏书的地方,这里指宫廷图书馆。
笔削:修改删减。
擅:独断,专权。
真名:真正的名作。
镂:雕刻。
遗编: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
伯喈:蔡邕,东汉著名书法家。
篆:篆书,古代的一种字体。
未校:还未经过校对。
芸阁:古代藏书之处,这里指皇家图书馆。
成:完成。
石经殿:用石头刻写的经书殿,通常指大型石刻经书收藏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写和学习古籍经典的场景。"漆书寘兰台"表明诗人在一处高台之上,专心致志地誊写着经书,这里的“漆书”指的是用漆笔誊抄书籍,而“寘兰台”则是书房的名字,环境清幽。"笔削犹敢擅"强调了诗人对文字处理的细致和谨慎,即使笔尖磨损,也不愿意草率从事。

"真名镂遗编"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古籍真实性和传承的重视。"定知伯喈篆"则是在说,对于那些已经被验证过的经典知识,诗人有着坚定的理解和认同,这里的“伯喈篆”指的是古代文献中的象形文字。

最后两句"未校芸阁书,成此石经殿"表明尽管诗人还没有来得及校订那些存放在高阁之中的书籍,但已经完成了这座用以刻石保存经典的殿堂。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学识渊博,也反映出当时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通过将经典雕刻在石上,以此永恒保留。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石栈河在洪闸

奔腾龙峤麓,深壑断如截。

石栈架寒溪,盘陀卧精铁。

从衡布方楚,片段发文裂。

平如中唐甓,罅密不容泄。

南岩尽奇险,万状森罗列。

或如巨兽蹲,或类巴蛇齧。

哀泉泻飞磴,流沫常喷雪。

山骨静无尘,泓澄碧潭澈。

鱼龙不敢宅,中有千古月。

壮哉天地间,此险讵劳设。

乃知山水心,自欲为胜绝。

我陪胜士游,兹名因不灭。

形式: 古风

边城四时曲送盛玮东玉之官平凉

边城冬,日日黄埃飞朔风。

葱岭雪深埋古道,河岸冰厚与天通。

可汗牙帐青海东,壮士卷甲趋奇功。

公孙卿材名将种,横槊赋诗海涛涌。

作吏宜思故家勇,早取灵盐隶秦陇。

形式: 古风

伍子胥庙

烈士可庙食,么么可悲夫。

誓心报荆郢,忍耻适江吴。

功成期牖下,旋闻赐属镂。

楚邦乃怨耦,宿愤向已摅。

涛江厌波神,魂魄游故都。

存亡两陈迹,无用愧包胥。

形式: 古风

会居易斋分韵

君子何乐胥,清夜以文会。

篇章各纷拿,锦组贯珠贝。

高谭生清风,石齿漱湍濑。

安得楼兰肉,充庖馀炙脍。

形式: 古风 押[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