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掩扉当太白,腊数等松椿。
禁漏来遥夜,山泉落近邻。
经声终卷晓,草色几芽春。
海内知名士,交游准上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山中生活场景,诗人似乎在描述自己隐居的环境和心境。"掩扉当太白"一句,通过比喻性的手法,将门扉与李白(太白)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伟大诗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映射出诗人自己的高洁品格。
接着的"腊数等松椿"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描写,通过将日历的计算与松树的生长相提并论,展现了时间在自然中平静流淌的景象。"禁漏来遥夜"和"山泉落近邻"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寂静,以及诗人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
"经声终卷晓"可能是在描述清晨时分,读书声终于停止,而天色渐明。紧接着的是"草色几芽春",则是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新生命萌发的生机与希望。
最后两句"海内知名士,交游准上人",诗人自称为世所瞩目的士人,并且他的友谊对象也是品行高洁之人。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修养,也反映出他对于朋友选择的严肃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高洁的人格和严于律己的生活态度。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登原见城阙,策蹇思炎天。
日午路中客,槐花风处蝉。
远山秦木上,清渭汉陵前。
何事居人世,皆从名利牵。
来从城上峰,京寺暮相逢。
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
家贫初罢吏,年长畏闻蛩。
前日独拘束,披衣起晓钟。
一卧三四旬,数书惟独君。
愿为出海月,不作归山云。
身上衣频寄,瓯中物亦分。
欲知强健否,病鹤未离群。
四气相陶铸,中庸道岂销。
夏云生此日,春色尽今朝。
陋巷贫无闷,毗耶疾未调。
已栽天末柏,合抱岂非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