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来从城上峰,京寺暮相逢。
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
家贫初罢吏,年长畏闻蛩。
前日独拘束,披衣起晓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隐逸山林的生活情趣。"来从城上峰,京寺暮相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古城高峰之巅的一座佛寺中偶遇的情景,这里既有自然美景,也蕴含着禅意。
"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则展示了诗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或许是对话不多,但每一句话都充满意味,同时细雨绵绵,润物无声,这种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心灵沟通的氛围。
"家贫初罢吏,年长畏闻蛩"透露出诗人曾经做过小官,但因家境贫寒而放弃了仕途。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蝉鸣声也感到害怕,这可能是对来世无常的一种感慨。
最后两句"前日独拘束,披衣起晓钟"则表明诗人在前一天一个人感觉到身体或心灵上的不适,现在则是在清晨起来敲响佛寺的钟声,这既是一种打破沉默的行为,也是对新生活的一种召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一卧三四旬,数书惟独君。
愿为出海月,不作归山云。
身上衣频寄,瓯中物亦分。
欲知强健否,病鹤未离群。
四气相陶铸,中庸道岂销。
夏云生此日,春色尽今朝。
陋巷贫无闷,毗耶疾未调。
已栽天末柏,合抱岂非遥。
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秖长贫。
可能在世无成事,不觉离家作老人。
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
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秖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