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鲜于蹈夫管养正饮卫氏云亭

谁结危亭古岸头,云容水态入帘钩。

数峰岚翠欲排闼,半夜溪声碍枕流。

入坐烟霞终日秀,对床风雨一灯幽。

那知戎马纷纭际,杖屦相陪得胜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是谁在古老的岸边建起了一座高亭,云彩和水色映入了窗帘的钩环。
几座山峰笼罩着青翠的雾气,仿佛想要推开房门,半夜的溪流声打扰了枕边的宁静。
整天坐在这样的烟霞美景中,与朋友对床而眠,只有一盏灯在风雨中闪烁。
谁能想到,在这战乱频繁的时代,还能有这样悠闲的相伴游览时光。

注释

危亭:高高的亭子。
古岸:古老的河岸。
帘钩:窗帘上的挂钩。
岚翠:青山绿水间的雾气。
排闼:推开房门。
溪声:溪流的声音。
碍枕流:打扰了睡眠。
烟霞:美丽的云霞。
风雨:风雨之夜。
戎马:战事,战争。
纷纭:混乱,频繁。
杖屦:手杖和鞋子,代指出游。
胜游:美好的游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山中居住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心境。

"谁结危亭古岸头,云容水态入帘钩" 这两句设定了场景,危亭似乎悬挂在古老的岸边,而云和水则如同画中之景,通过窗帘映射进来,为居所增添了一抹诗意。

"数峰岚翠欲排闼,半夜溪声碍枕流" 这两句则描绘了周围山峦的翠绿与深邃,以及半夜时分清澈的溪水声响,仿佛在枕边轻轻流淌。

"入坐烟霞终日秀,对床风雨一灯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坐在这宁静环境中,一整天都沉浸在烟霞之中,而当夜幕降临时,只有一盏微弱的灯光陪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一句 "那知戎马纷纭际,杖屦相陪得胜游" 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外界战乱的无感与淡漠。尽管世间有战争和动荡,但在这宁静的山中,诗人依然可以享受自己的胜地之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境况,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自得其乐的情怀。

收录诗词(220)

王之望(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字:瞻叔
  • 生卒年:1102-1170

相关古诗词

杂诗四首(其四)

江发岷山阳,河出昆崙趾。

渊源既洪深,浩浩并众水。

东流至渤澥,曲折万馀里。

经山无重数,过郡不知几。

海边有小溪,近出海山里。

未能数里间,已接潮波起。

到海虽则同,难与江河比。

形式: 古风

杂诗四首(其三)

龟肉不可食,蟹螯不中卜。

龟以壳自戕,蟹以味见戮。

所养殊毅豹,所亡等臧谷。

一足致患害,内外皆鸩毒。

嵇康坐才死,霍禹以势族。

乐哉蟹螯中,贮此老龟肉。

形式: 古风

杂诗四首(其二)

春蚕口吐丝,生人皆仰供。

蜘蛛丝满腹,祇能打飞虫。

衣服与网罗,利害岂可同。

蚕生旬月老,蜘蛛无春冬。

蚕食惟草木,蜘蛛肉食丰。

蚕以茧自缚,蜘蛛挂青空。

蜘蛛有馀毒,春蚕有馀功。

受报乃如此,天理不可穷。

形式: 古风

杂诗四首(其一)

有忧乌啼门,有喜鹊噪庐。

主人闻啼噪,喜鹊唾老乌。

吉凶实由人,乌鹊何与乎。

但知预相报,其智各有馀。

人智不如鸟,贪喜忌忧虞。

遂于乌鹊间,憎爱乃尔殊。

福至自福至,祸来贵先图。

二鸟孰有益,嗟哉主人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