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祝融观月

披衣凛中夜,起步祝融巅。

何许冰雪轮,皎皎飞上天。

清光正在手,空明浩无边。

群峰俨环列,玉树生琼田。

白云起我旁,两腋风翩翩。

举酒发浩歌,万籁为寂然。

寄言平生友,诵我山中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在深夜披衣起身,向祝融峰顶攀登。
哪里来的冰雪之轮,明亮地飞升入天际。
清冷的月光照在我手中,空旷明亮无边无际。
群山环绕排列,如玉树生长在琼瑶般的田野。
白云在我身边升起,两腋间风儿轻轻飘动。
举起酒杯高声歌唱,万物瞬间寂静无声。
告诉我的一生好友,朗诵我这山中的诗篇。

注释

凛:寒冷、凛冽。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冰雪轮:比喻明亮的月亮。
群峰:多座山峰。
玉树:形容山峰如玉般洁白。
万籁:各种声音。
诵:朗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中赏月图景,诗人在深夜之时独自登上高峰,与自然对话,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披衣凛中夜,起步祝融巅。”开篇就设定了一个深邃而神秘的夜晚场景,诗人在寒冷的月光下踏上了通往祝融峰顶的路途。这里的“祝融”指的是山名,也隐喻着火与冰水交辉映衬出的壮丽景象。

“何许冰雪轮,皎皎飞上天。”诗人抬头望去,只见月亮宛如轮廓,清冷而庄严,它似乎在冰雪的洗礼下更加明净,直冲云霄。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光辉与高洁。

“清光正在手,空明浩无边。”诗人将手伸向月光之中,仿佛能触摸到那种纯净而又无垠的光芒。这里的“清光”不仅指月光,也象征着心灵的澄明与世界的本真。

“群峰俨环列,玉树生琼田。”山峰如同玉石一般排列开来,而诗人眼中的景色则是由美玉组成的林木,它们在月光下生长于琼瑶般的田野之中。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白云起我旁,两腋风翩翩。”诗人身边,白云轻扬升起,就像是他的衣摆随风飘动。这里通过云与风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举酒发浩歌,万籁为寂然。”在这宁静而又辽阔的自然中,诗人高声歌唱,用酒杯中的液体向宇宙致敬。他的歌声似乎让四周的一切声音都归于沉默,只有他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

“寄言平生友,诵我山中篇。”最后,诗人将这份独特的体验与感悟托付给远方的朋友,让他们通过他山中的诗篇来理解他此刻的心境和所见。这里也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交流与共鸣。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通过精巧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宏大又内省的世界之中。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五士游岳麓图

闭门六月汗如雨,出门褦襶纷尘土。

文书堆案曲肱卧,梦逐征鸿过前浦。

西山突兀不可忘,勇往政须求快睹。

朝暾未升起微风,中流咿哑挟鸣橹。

长林秀色已在望,有如出语见肝腑。

意行爱此松阴直,眼明还喜碑字古。

高低梵释著幽居,深隐仙家开閟宇。

忽看宫墙高十丈,学宫峨峨起邹鲁。

斯文政倚讲磨切,石室重新岂无补。

危梯径上不作难,横栏截出可下俯。

惟兹翼轸一都会,往事繁华杂歌舞。

变迁返覆宁重论,昔日楼台连宿莽。

迩来人物颇还旧,岂止十年此生聚。

泉流涓涓日循除,华表何时鹤来语。

炎气知不到山林,茗碗蒲团对香缕。

鼎来杖屦皆胜引,季也亦复同步武。

洛阳年少空白头,三闾大夫浪自苦。

一笑便觉真理存,高谈岂畏丞卿怒。

不图画僧圣得知,貌与儿童作夸诩。

请君为我添草堂,风雨萧萧守环堵。

形式: 古风

五月十六日夜城南观月分韵得月字

梅收清风来,宇净实鉴揭。

频年城南游,未有今夜月。

呼舟泛微澜,游鱼亦出没。

危榭倒影浮,倚槛凉入骨。

举酒属西山,寒光动林樾。

诸君兴未已,南阜上突兀。

目极大江流,高情更超越。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公安竹林祠迎神送神乐章

神之来兮何许,风萧萧兮吹雨。

悄屏气兮若思,严霓旌兮来下。

昔公车之自南,民望车以欷歔。

今乘驹兮入庙,亦孔悲兮若初。

秋月兮皎皎,严霜兮凛凛。

泽终古兮何穷,噫,微管吾其左衽。

酌荆江以为醴兮,撷众芳以为羞。

歌呜呜兮鼓坎坎,惠我民,为此留。神之去,何所游。

风飒飒,挟归辀。倏昭明兮上征,抚一气兮横九州。

有新兮斯宇,竹森森其在户。

嗟我民兮勿伤,公时来兮一顾。

有新兮斯堂,竹猗猗其在旁。

嗟我民兮勿替,公顾民兮不忘。

形式: 古风

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与客同集

亭成胜日好风光,佳客携将共一觞。

苍壁插空千古色,高松荫堤三伏凉。

网鱼缕脍寒水玉,剥莲煮鼎甘露浆。

便觉故园浑在眼,祇应漓水似潇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