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晦日劝耕石城三首(其二)

经年萦吏役,今日作春游。

梅雪随风去,桃花逐水流。

已惊时节晚,还叹物华休。

扰扰终何补,归与老一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多年以来忙于官事,今天终于可以春游一番。
梅花和雪花随风飘散,桃花顺着流水漂去。
已经惊讶于季节已晚,又感叹美好的景物不再。
纷扰忙碌到底有何益处,还是回归山林终老吧。

注释

经年:多年。
萦:围绕,缠绕。
吏役:官事,公务。
今日:今天。
作:进行,做。
梅雪:梅花和雪花。
桃花:桃花。
逐:追逐,随着。
流:流动。
时节:季节。
晚:晚,迟。
物华:自然界的美好景物。
休:停止,消失。
扰扰:纷扰,忙碌。
何补:有何益处。
归:回归。
老一丘:在山林中终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经历了一系列官职烦恼后,终于获得闲暇之余的春日游赏之情景。"经年萦吏役,今日作春游"表达了长时间的官场牵绊之后,今天终于能享受一段难得的春天郊游时光。

"梅雪随风去,桃花逐水流"生动地描写了春日景象,其中梅花洁白如雪,与春风相随飘散;而桃花则随着溪水轻轻漂流。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鲜明的季节性植物,将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的心情巧妙结合,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画。

"已惊时节晚,还叹物华休"则是诗人在欣赏春景之余,对于时间易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春天虽然美丽,但转瞬即逝;而世间万物更是一阵风、一阵雨之后便不复存在,这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哀叹,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无奈。

"扰扰终何补,归与老一丘"表达了诗人在官场得失之间,最后选择归隐田园,与世俗万事告别。"扰扰"字形容心绪纷乱之情,而"终何补"则是在质问这些官场的烦恼与劳累究竟有何益处。最终诗人决定放弃所有,归隐一处寂静之地,与自然和谐共生,寻找心灵的平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透露了其深邃的情感世界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二月晦日劝耕石城三首(其一)

春晓喜新晴,聊为野外行。

残花红雨乱,垂柳绿丝轻。

路入藏云寺,山围走马城。

空馀怀古意,往事与谁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二月望日三七侄移庖于休休堂约四老人为送春之集拙者预一老之数因成八句

光阴过眼似奔轮,谁保生前梦幻身。

四老共成三百岁,一时已胜万千人。

得閒对酒须拚醉,乘健看花莫厌频。

勿谓病多衰已甚,尚堪开口送残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十五夜与朝宗对月把酒朝宗屡怀归因赋二首(其二)

雾捲云收月迸光,一时烦浊变清凉。

怪来坐上深无暑,疑是山间已有霜。

老去岂期身尚健,閒中且以酒为忙。

故人若也坚辞醉,忍负良宵月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五夜与朝宗对月把酒朝宗屡怀归因赋二首(其一)

人间无处避炎光,赖有湖山六月凉。

清夜已欣天似水,长空还爱月如霜。

我将乘兴拚沉醉,君苦怀归有底忙。

试问今宵能饮否,更来月下对胡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