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两好树

庭前两好树,日夕欣相对。

风霜岁苦晚,枝叶常葱翠。

午眠背清阴,露坐荫高盖。

东城桃李月,车马倾阛阓。

而我不出门,依然伴憔悴。

荣华不随时,寂寞幸相慰。

君子固有常,小人多变态。

形式: 古风

翻译

庭院前有两棵美好的树,日夜间欢喜相对照。
经历风霜的寒冬,它们枝叶依然常青翠。
午后小憩在它们的清凉阴凉下,露天坐着享受大树的浓荫。
东城的桃李盛开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然而我却足不出户,依旧陪伴着它们的憔悴。
繁华不能随时光流转,孤独中它们的陪伴给了我安慰。
君子本就恒定不变,而小人则多变无常。

注释

庭前:庭院前面。
两好树:两棵美好的树。
日夕:早晚。
欣相对:欢喜相对。
风霜:寒冷的风霜。
岁苦晚:岁月艰难。
枝叶:树枝树叶。
常:恒定不变。
午眠:午睡。
背清阴:背对着阴凉。
露坐:露天坐着。
荫高盖:大树浓荫。
东城:东边的城市。
桃李月:桃李盛开的月份。
车马:车辆和马匹。
倾阛阓:热闹非凡。
不出门:足不出户。
憔悴:形容衰弱或疲倦。
荣华:繁华。
随时:随着时光。
寂寞:孤独。
相慰:相互安慰。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小人:品行不端的人。
变态:变化无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庭前两好树》。诗中,诗人以庭前两棵常青的好树为描绘对象,表达了对它们日夕相伴的欣赏与感慨。通过对比树的坚韧与外界的繁华,诗人寓言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境遇:君子如树,无论风霜如何严酷,始终保持着常青的品性,即使在寂寞中也能自我安慰;而小人则如同东城的桃李,随着时势变化,荣华易逝,多有浮躁之态。

诗人以树自比,展现出其淡泊名利、坚守节操的人格魅力,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欧阳修诗歌的韵味和风格。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其一)

吾尝思醉翁,醉翁名自我。

山林本我性,章服偶包裹。

君恩未知报,进退奚为可。

自非因谗逐,决去焉能果。

前时永阳谪,谁与脱缰锁。

山气无四时,幽花常婀娜。

石泉咽然鸣,野艳笑而傞。

宾欢正諠哗,翁醉已岌峨。

我乐世所悲,众驰予坎轲。

惟兹三二子,嗜好其同颇。

因归谢岩石,为我刻其左。

形式: 古风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其二)

吾尝思丰乐,魂梦不在身。

三年永阳谪,幽谷最来频。

谷口两三家,山泉为四邻。

但闻山泉声,岂识山意春。

春至换群物,花开思故人。

故人今何在,憔悴颍之滨。

人去山自绿,春归花更新。

空令谷中叟,笑我种花勤。

形式: 古风

思白兔杂言戏答公仪忆鹤之作

君家白鹤白雪毛,我家白兔白玉毫。

谁将赠两翁,谓此二物皎洁胜琼瑶。

已怜野性易驯扰,复爱仙格何孤高。

玉兔四蹄不解舞,不如双鹤能清嘷。

低垂两翅趁节拍,婆娑弄影誇娇饶。

两翁念此二物者,久不见之心甚劳。

京师少年殊好尚,意气横出争雄豪。

清樽美酒不辄饮,千金争买红颜韶。

莫令少年闻我语,笑我乖僻遭讥嘲。

或被偷开两家笼,纵此二物令逍遥。

兔奔沧海却入明月窟,鹤飞玉山千仞直上青松巢。

索然两衰翁,何以慰无憀。

纤腰绿鬓既非老者事,玉山沧海一去何由招。

形式: 古风

拜赦

拜赦古州南,山火明烈烈。

州人共喧喧,两丱扶白发。

丁宁天语深,旷荡皇恩阔。

乃知天地施,幽远无间别。

欣欣草木意,喜气消残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