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其一)

吾尝思醉翁,醉翁名自我。

山林本我性,章服偶包裹。

君恩未知报,进退奚为可。

自非因谗逐,决去焉能果。

前时永阳谪,谁与脱缰锁。

山气无四时,幽花常婀娜。

石泉咽然鸣,野艳笑而傞。

宾欢正諠哗,翁醉已岌峨。

我乐世所悲,众驰予坎轲。

惟兹三二子,嗜好其同颇。

因归谢岩石,为我刻其左。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曾思索醉翁,醉翁之名源于我。
山林本性在我心中,官服偶尔只是外在装饰。
君王的恩情还未报答,进退之间又能为何所求。
若非因奸佞被贬逐,我怎会轻易离开?
昔日被贬永阳,无人能解我束缚。
山间的气息四季如一,幽静的花朵总是娇媚多姿。
石间泉水低语,野外的美景令人心动。
宾客欢聚喧闹,而醉翁我已微醺摇晃。
世人皆悲,我却乐在其中,众人忙碌,我却困顿。
只有这几位知己,喜好相近。
因此我回归山岩,请求他们为我在石上刻字。

注释

醉翁:指作者自己,借酒消愁之意。
章服: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身份地位。
君恩:指皇帝的恩赐或信任。
谗逐:因他人进谗言而被贬逐。
永阳:地名,可能指作者被贬之地。
幽花:深山幽谷中的花朵。
石泉:山石间的泉水。
岌峨:形容醉态摇晃不稳。
坎轲:困顿、坎坷。
嗜好:特别的爱好或兴趣。
岩石:指山石,也可象征坚毅的性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其一)》。诗人以自我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吾尝思醉翁,醉翁名自我",开篇即以醉翁自比,透露出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山林本我性,章服偶包裹",表明他内心深处向往山林,而身在官场只是暂时的束缚。

"君恩未知报,进退奚为可",流露出他对未能报答君恩的无奈,以及对于仕途进退的迷茫。"自非因谗逐,决去焉能果",暗示了他是因为遭受谗言才被迫离开,而非主动选择。"前时永阳谪",提及过去的贬谪经历,表达了他的坎坷遭遇。

然而,即使身处逆境,诗人依然能在自然中找到乐趣,"山气无四时,幽花常婀娜",描绘了山间的美景,"石泉咽然鸣,野艳笑而傞",以拟人手法赋予山水生机。在宾客喧闹中,他独自沉醉,"翁醉已岌峨",表现出他的超然和洒脱。

"我乐世所悲,众驰予坎轲",对比他人对世事的忧虑,诗人却乐在其中,"惟兹三二子,嗜好其同颇",庆幸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诗人决定回归自然,"因归谢岩石,为我刻其左",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对官场的淡泊,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其二)

吾尝思丰乐,魂梦不在身。

三年永阳谪,幽谷最来频。

谷口两三家,山泉为四邻。

但闻山泉声,岂识山意春。

春至换群物,花开思故人。

故人今何在,憔悴颍之滨。

人去山自绿,春归花更新。

空令谷中叟,笑我种花勤。

形式: 古风

思白兔杂言戏答公仪忆鹤之作

君家白鹤白雪毛,我家白兔白玉毫。

谁将赠两翁,谓此二物皎洁胜琼瑶。

已怜野性易驯扰,复爱仙格何孤高。

玉兔四蹄不解舞,不如双鹤能清嘷。

低垂两翅趁节拍,婆娑弄影誇娇饶。

两翁念此二物者,久不见之心甚劳。

京师少年殊好尚,意气横出争雄豪。

清樽美酒不辄饮,千金争买红颜韶。

莫令少年闻我语,笑我乖僻遭讥嘲。

或被偷开两家笼,纵此二物令逍遥。

兔奔沧海却入明月窟,鹤飞玉山千仞直上青松巢。

索然两衰翁,何以慰无憀。

纤腰绿鬓既非老者事,玉山沧海一去何由招。

形式: 古风

拜赦

拜赦古州南,山火明烈烈。

州人共喧喧,两丱扶白发。

丁宁天语深,旷荡皇恩阔。

乃知天地施,幽远无间别。

欣欣草木意,喜气消残雪。

形式: 古风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 惟有东风旧相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