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付风流。相时宜称,著处清幽。
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却憎吹笛高楼。
一夜里、教人鬓秋。不道明朝,半随风远,半逐波浮。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天付风流"表达了天地间的风格自如,宛转而生动。"相时宜称"指的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赞美,而"著处清幽"则形容诗人选择了一处清静幽雅之所。
"雪月光中"与"烟溪影里"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似乎时间和空间都变得模糊不清。"松竹梢头"则是对诗人栖身处的描写,既自然又带有几分寂寞。
然而诗人的情感并非全然平静,"却憎吹笛高楼"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的心态。"一夜里、教人鬓秋"则是说在一个无眠之夜,被时光匆匆带走了青春。
最后两句"不道明朝,半随风远,半逐波浮"表达了一种对未来迷茫和无奈的态度,诗人似乎已经放弃了对于明日的期待,只能随波逐流,任由命运摆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飞扬的情怀。
不详
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灼灼红榴,垂垂绿柳,庭户清和。
罗绮香中,十分春酒,几叠高歌。遐龄欲问如何。
记平日、阴功数多。千载今朝,笑看池面,龟戏青荷。
渐近青春,试寻红瓃,经年疏隔。
小立风前,恍然初见,情如相识。
为伊只欲颠狂,犹自把、芳心爱惜。
传与东君,乞怜愁寂,不须要勒。
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步绕西湖,兴馀东阁,可奈诗肠。娟娟月转回廊。
悄无处、安排暗香。一夜相思,几枝疏影,落在寒窗。
屋角墙隅。占宽闲处,种两三株。
月夕烟朝,影侵窗牖,香彻肌肤。群芳欲比何如。
癯儒岂、膏粱共途。因事顺心,为花修史,从记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