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示宗武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

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寻找新的诗句遵循规则,摊开书籍铺满整个床榻。
试着吟诵那如青玉般珍贵的诗篇,不必羡慕他人华丽的诗囊。
在假期里随性饮酒,期待来年与我一同成长。
应当饱读经书,热爱文学如同珍视文章。
十五岁的少年已有壮志,三千门徒跟随前行。
曾与子游、子夏同游学,有才德的人终能登堂入室。

注释

觅句:寻找。
新知:新的知识。
律:诗歌规则。
摊书:摊开书籍。
解满床:铺满床榻。
青玉案:比喻珍贵的诗篇。
莫羡:不必羡慕。
紫罗囊:华丽的诗囊。
假日:假期。
从时饮:随性饮酒。
明年:来年。
共我长:与我一同成长。
饱经术:广泛学习经书。
爱文章:热爱文学。
十五男儿:十五岁的少年。
志:壮志。
三千弟子:众多门徒。
参与:参与。
游夏:子游和子夏,古代著名学者。
达者:有才德的人。
升堂:进入高深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学者或文人安静的读书生活和对知识的渴望。开篇“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表达了对新知识、新诗律的探求,以及书籍散置于案几之上,显示出主人公沉浸在阅读与学习中的景象。

接下来的“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则是说作者尝试着吟诵那些如青玉般珍贵的诗篇,而不羡慕那些华丽但可能空洞的词藻。这里的“紫罗囊”通常指的是皇家或高官才能享有的荣誉和待遇,作者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名的态度。

中间两句“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未来岁月的期待,希望能够与朋友们一同享受悠长的岁月。这里的“假日”和“明年”构成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紧接着,“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则是说作者认为应该充分地学习和掌握各种技艺或学问,而自己已经对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喜爱。这表明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热情与投入。

后两句“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可能是在描绘一个年轻有为的男子立下远大志向,以及成群结队的门人弟子们都在践行着某种学问或事业。这里的数字“十五”和“三千”很可能是虚指,表示数量众多。

最后,“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则是说作者曾经跟随老师或者参加过某种学习活动,而那些真正理解和达到一定境界的人,可以得到提升和认可。这里的“游夏”可能暗指春秋时节,也可能是对一种学术探讨或文化交流的隐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知识、文学创作以及个人成长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上韦左相二十韵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

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

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

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

北斗司喉舌,东方领搢绅。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

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

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

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

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

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

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

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上白帝城二首(其一)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

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

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

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上白帝城二首(其二)

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

江山城宛转,栋宇客裴回。

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

后人将酒肉,虚殿日尘埃。

谷鸟鸣还过,林花落又开。

多惭病无力,骑马入青苔。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与严二郎奉礼别

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

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商歌还入夜,巴俗自为邻。

尚愧微躯在,遥闻盛礼新。

山东群盗散,阙下受降频。

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