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白帝城二首(其一)

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

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

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

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江城景色多变化,每次登高都感到新鲜。
天空似乎预示着今朝有雨,山色仿佛永远停留在春天。
英雄虽有壮志未酬,年老体衰已满身风尘。
在异乡借酒浇愁,偶遇故乡人倍感亲切。
战乱仍在蜀地持续,苛捐杂税强征于秦地。
并非忧虑领土之争,而是深深忧虑身心疲惫。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往昔岁月和英雄事业感慨的诗。开头两句"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通过描绘江城的变化,表达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情怀。而"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观,烘托出一种历史长河中的永恒与循环。

接着"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一句,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业绩的追念和怀旧之情。这些英雄事业如今只剩下遗迹,而他们本人早已被时光所湮没,令人唏嘘。

诗中"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两句,则写出了诗人自己流落异乡的孤独与寂寞。在外地即使饮酒以求解愁,但偶遇故土之人,又会引发更多对家园和过去生活的思念。

最后四句"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征战所带来的痛苦和恐惧,以及对于生命和肉体所受摧残的深刻反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英雄事业的怀念,表达了一种历史感、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透露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反思以及对生命尊严的珍视。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上白帝城二首(其二)

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

江山城宛转,栋宇客裴回。

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

后人将酒肉,虚殿日尘埃。

谷鸟鸣还过,林花落又开。

多惭病无力,骑马入青苔。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与严二郎奉礼别

别君谁暖眼,将老病缠身。

出涕同斜日,临风看去尘。

商歌还入夜,巴俗自为邻。

尚愧微躯在,遥闻盛礼新。

山东群盗散,阙下受降频。

诸将归应尽,题书报旅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千秋节有感二首(其一)

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

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

凤纪编生日,龙池堑劫灰。

湘川新涕泪,秦树远楼台。

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

衢尊不重饮,白首独馀哀。

形式: 排律 押[灰]韵